登陆注册
1757

建纬30年 | 建设文化大厦《建纬律师》的春秋22载

法律人2023-05-12 19:59:200

编者按

建纬所自2000年创刊并延续至今的专业刊物《建纬律师》所刊,累计出版124期,刊登1200万字。一个律所能作出如此精美而专业的刊物并且长盛不衰,持续产出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及热点文章,还能在专业领域内得到专家认可,到底是有着怎样的秘诀?让我们通过建纬总所行政办公室行政秘书严蓉的讲述,了解《建纬律师》所刊背后的故事。

严蓉

我是建纬所行政办公室的行政秘书,从2015年1月加入建纬至今已有7年,我见证着了建纬的“文化大厦”是怎样一步一步平地而起,同人是如何不断添砖加瓦的。

建造一座根基坚实的建纬“文化大厦”

吴明德先生在《房地产开发法律操作实务》一书的序中说:“12年前,当时我正担任司法部律师公证司副司长、全国律协秘书长,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期间,我和时任《中国律师》杂志社主编的刘桂明碰到上海建纬所的主任朱树英。我们都认为作为一家已取得实际成效且注重实务研究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应该有一本属于事务所自己的刊物,这也是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朱树英主任接受了我们的建议,2000年8月1日,建纬所的双月所刊《建纬律师》正式刊出。”

刘桂明先生在《建设工程法律操作实务》一书的序中说道:“建纬团队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业务经验汇编成书,应当说是一种最有意义的纪念。文字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正如12年前我与吴明德先生一起向朱树英律师建议创办所刊一样,今天我们同样要为建纬的新作大声叫好。因为能够传播并分享经验,一定是一种可持续、可发扬光大的幸福传递。”

受此建议和启发下,朱树英主任带领全所律师于2000年年初开始筹备我们建纬的所刊《建纬律师》。

筹备之初,朱树英主任和合伙人们商讨的不是如何开设所刊而是如何坚持。面对所内所外“律师事务所的本职工作是提供法律服务”“办刊物不是律师的正业”“那些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所刊最后都销声匿迹了”等不同意见,朱树英主任提出“开弓没有回头箭”,建纬所的所刊要么不办,既然要办就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办好。千里之行始于当年盛夏8月1日这个燃烧着祖国红色血脉的日子,从那时开始,建纬所与意志和坚守赶赴了一场君子之约,“驷马难追”的建纬律师年年月月坚持不懈地建设着这座文化大厦。

建纬合伙人会议决定以定期双月内刊形式出刊《建纬律师》,《建纬律师》作为内刊每逢双月1日出刊。其中正刊都是按照事先安排的专题研究计划进行的,这就要求建纬的合伙人每年年初预先设定研究的主题,每期按计划完成所刊内容;而不定期增刊则是根据专业法律服务需求或建设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或新要求在正刊之外加增内容。为体现我们专业律师事务所专业、踏实、平和、朴素的本色,所刊《建纬律师》的封面及内容设计始终以白底黑字形式刊出,一以贯之。

建纬此项“文化大厦”工作持之以恒,从所刊开始直到由微信公众号接轨先后历时22年,所刊中的原创实务研究和案例分析等累计达1200多万字,内容涵盖建设工程和房地产领域前瞻性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以及专业法律服务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的所刊每期都会赠送给司法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法规顾问单位,以及和律师同行作为资料交换。在2012年12月29日建纬所建所20周年时,我们将其中部分专业文章归纳整理结集,就正式出版了《房地产开发法律操作实务》和《建设工程法律操作实务》一套两本精装书。

有志者事竟成。一座根基坚实的建纬“文化大厦”,在律师界领导和忠实朋友们的关心和全所同人的坚持不懈努力下逐渐建成。

建纬“文化大厦”的奠基人和“总工程师”

《建纬律师》不仅仅是一本所内刊物,还是一项既浩大又坚实的“建纬人的文化工程”。所刊创立伊始,建纬同人在朱树英主任的带领下打下了坚实稳固的地基,越来越多加盟的建纬人一丝不苟共同为专业化的建纬“文化大厦”添砖加瓦。朱树英主任是这幢建纬文化大厦的奠基人,是这项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他甚至还是最勤劳勇敢睿智的总工程师。

2017年8月是所刊创刊的第17个夏日。那时,建纬已成立有多家分所,所刊的主题研究任务开始由建纬总分所分担完成。朱树英老师在《建纬律师》第105期的《廿五年庆开新局,“建纬担当”谱新篇——谈建纬八字方针“超前、务实、至诚、优质”》一文中写道:“我分管事务所所刊有10年,为之长期倾注大量的心血,不论自己工作如何繁多,事务怎么繁忙,都坚持确保《建纬律师》定期保质、保量地出版。我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事务所的很多动态消息都由我自己撰写,我的专业论文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文章,一般都会首先刊登在所刊内,因此,所刊《建纬律师》也同时成为我律师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在我们看来,这样的10年不只是朱树英老师说的一个年份数字而已,他一直和《建纬律师》在一起孜孜不倦地创作,形成大量切实可用的素材库,和大家分享着他“会说话的文字”,切身感受到朱树英老师无比的勤奋和笔杆子力量的无穷强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期又一期的《建纬律师》就这样承载了我们全体建纬人对于专业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品牌建树、专业输出无比的决心和毅力。我们不能停下文化建设的脚步,因为时代在引领,我们必将与时代同行,做这个超前引领、敢为天下先的哲人。

从那时开始,每两个月事务所的大事汇总体现在“建纬动态”栏目里,建纬专业品牌建设的每件大事、在全国的每一个进步或取得的每一个荣誉,都会载入当期的“建纬动态”中。

也是从那时开始,积累专业法律服务经验并注重写作总结,逐渐成为建纬专业传承和品牌特色。从《建纬律师》创刊开始,建纬所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定期出版正刊111期,增刊23期。随着所刊的专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出版所刊的内容也越来越厚实,积累的文字量竟高达1200万余字,众人拾柴积累起建纬的一大笔文化财富。

《建纬律师》期刊

直到2015年9月1日建纬所创办了“建纬律师”微信公众号,它不仅传承了纸媒的稳重,还多了一份别样的色彩,建纬所的标志如此鲜红,充满了活力,可从不出现“标题党”,这也预示着我们将变得别样精彩。建纬这个文化建设品牌很荣幸随着多元媒体进入到各种纬度的视野中。他们既可以是律所、律师、媒体,也可以是非专业人士,还可以是想探索学习,分享的任何人,我们肩负的使命比从前更沉重,也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义不容辞。秉承朱树英老师“长期坚持”理念继续坚持,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建纬“文化大厦”背后的凝聚力工程

朱树英老师常挂念在嘴边、悉心教导建纬律师获得写作成功的骨架支撑是专业论文和典型案件,写作的丰富血肉则是实务操作的细节故事。总结建纬所坚持30年办好所刊《建纬律师》的经验是,他第一时间发表在所刊的大量专业论文和典型案件分析,成为他能够完成个人10本专著的重要素材;他每天坚持的工作日记和《建纬律师》的消息动态,共同组成了他个人写作传播的最基础、最深厚的资料和信息,原始记录的大量故事成为写作获得成功最客观、最真实的素材来源。

朱树英主任通过个人不断的苦寒磨砺引领了能说会写的建纬风范,指引了建纬律师的发展方向,成为“建纬人很建纬”的标配,这种风范带领着全体建纬律师的力量广泛开展实务研究为抓手,凝聚起建纬全国律师之力展开专题研究。在建纬30周年时,已在北京、深圳、昆明、武汉、长沙、杭州、天津、福州、乌鲁木齐、南昌、南京、郑州、西安、包头、重庆、合肥、太原、成都、济南、青岛、东莞、大连、广州、西宁、海口、兰州、贵阳、南宁、银川、长春共开设30家办公室,全国有260位合伙人,1600多位执业律师,成为一支浩浩荡荡的生力军,共同打造着更加雄伟壮观的、充满生气的建纬文化大厦。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参加建纬文化大厦建设的人越来越多,不经意间这已然成了律师事务所凝聚力工程的助推器。自从有各分所各地律师的参加,《建纬律师》每期的专题研究,逐渐能够全面反映出研究主题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可进行更纵深的探视、更广泛的研究,更多元的求证。每期《建纬律师》的原创专业论文和典型案例分析逐渐积累,已让初步加工的原始写作素材,成为全体建纬律师的共同知识财富,成为建纬律师写作的重要素材来源。参加文化大厦建设的人越多,所刊每期的文字内容和写作要求也随之提高,从第一期的20多页,10多篇文章,3万多字,成长到后期一般每期字数为6万~10万,文字最多的2016年12月1日第99期主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指引专刊》有近20万字。印刷数量也呈阶梯式增长,从2016年起,每期都在1000册以上。从规模和专业程度上来看,都足以媲美专业杂志社的出版水平,一个律所能作出如此精美且专业的刊物并且长盛不衰,与其持续产出高质量的专业论文及热点文章分不开。

于建纬的文化建设而言,2022年12月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月,建纬文化建设的运行传承机制已持续了22年,建纬也将迎来30周年大庆。建纬原有的每期专业所刊,和更新后的微信公众号每天都能有原创的研究课题、专题论文等,众人拾柴的火焰越来越旺,在行业的法治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是由于建纬全国总分所的律师共同建设律师事务所文化、打造专业品牌的积极性和凝聚力,才共同创建了建纬所文化建设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时光荏苒。无边无际的是宇宙,有血有肉的是文化,最热情的是建纬所这22年文化建设的激情岁月。

我们建纬人追梦的脚步一刻不停,向着前路风雨兼程。朱树英老师始终是引路人和领航员,他树立的文化建纬和建纬风范,已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在为你我、为建纬事业的发展超前领航。

END

作者 | 严蓉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