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热点榜】轨道公安点亮遗失证件回家的路
◇ 要 闻
1.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各试点检察院要准确把握改革内涵,将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与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机结合,同步衔接推进涉企“挂案”清理。(法治网)
2.铁路公安机关全力维护清明假期秩序:清明假期期间,各地铁路公安机关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科学合理安排警力,加强站区巡查防范,加大线路治安隐患排查,确保铁路运输畅通和旅客安全出行。(新华网)
3.国家森防办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督查:重点督查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防灭火责任落实、源头管控和应急准备等情况,采取明查暗访和“四不两直”等方式进行,确保看到真情况、查到真问题。(人民日报)
◇ 法治石家庄
地铁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多名乘客在乘坐地铁时不慎将身份证、社保卡等重要证件遗落在地铁站内。2022年以来,在石家庄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民、辅警的助力下,已经为125张遗失证件找到了“回家的路”,仅近期一周内,就帮助14位乘客找回了遗失证件。2022年4月02日09点40分,和平医院站辅警曹坤在执勤巡逻时发现一张身份证,四周询问周边乘客未果后,便将证件拿回警务室上报民警薛玉,民警通过证件信息很快与失主张先生取得联系,但失主表示暂时拿不了,拜托警务室保管,民警指示先做好遗失物品登记。次日,失主于11点40分到该站警务室领取并对轨道公安连连表示感谢。

2022年3月29日8点05分,长城桥站辅警徐翠在安检口附近执勤巡逻时,在地上捡到一张身份证,询问周边乘客未果后,便拿回警务室上报给值班民警薛玉。民警经工作很快与失主取得联系。不一会一名男乘客慌忙的向长城桥站警务室走来,听到辅警说别急身份证在这里妥善保管后,失主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连连表示:“过安检时着急掏东西不小心掉出来了,还好有你们在,太感谢你们了。”并特意留下感谢信一封。石家庄轨道公安温馨提示:乘坐地铁出行时,要看管好随身物品,尤其是重要证件,一定要保管好。卡片虽小,作用极大,丢失事小,误事事大。如若发现物品遗落车厢,可第一时间向警务室求助。求助时,尽可能说清楚下车位置、车厢号、下车时间、车厢内位置等信息,方便警务人员第一时间进行跟踪查找。(民生关注)
2.女子向骗子转账18万坚称一分没转,警察发现端倪止损3.4万:近日,河北石家庄一女子遇到诈骗并失联。家人报警后,民警在一茶楼里找到该女子,当时其正在与自称某公安局的骗子联系。当民警询问女子是否向对方转账时,女子矢口否认,坚称一分没转。但民警发现,失联前该女子曾向亲戚朋友借钱10多万元。经劝导,女子承认正在向骗子转账18万元,还有3.4万元尚未转出。目前,警方正在对该女子已转出的14.6万元进行进一步追查。(河北日报)

◇ 全国热榜
1.注意!部分云祭扫APP或涉嫌侵害个人隐私:清明来临,近日网上出现不少云祭扫APP,记者随机试用后发现,部分APP中,祭拜对象的信息可以随意填写发布,软件中没有任何监管和审核措施,存在侵害他人个人隐私的隐患。此外,APP上的一些祭祀用品需付费购买,最贵的祭奠套餐价格高达3500多元,一些软件中还设有消费排行榜,涉嫌引导过度消费。(江苏新闻)
2.女子花钱发表论文被骗1万多元还遭威胁:2月,江苏南京孙女士添加一个自称是刘老师的好友,对方称可以帮她发表论文并附上合同。信以为真的孙女士共缴纳11600元的服务费,当对方要求再支付3万元的保密押金时,孙女士感觉不对劲,要求对方退款却被威胁,称要曝光孙女士走后门发论文的过程。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中国警方在线)
3.严惩重罚!一火锅店反复做这事被判赔1376万,经营者获刑10年!近日,四川成都市中院宣判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据悉,成都某火锅店经营者付某,为节约经营成本,授意店内人员反复使用废弃火锅油脂,持续时间达19个月,销售金额达137万余元。2021年12月,成都高新区法院一审判处付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60万元。此外,付某被责令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376万元。后付某提起上诉,日前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检察日报)

◇ 美丽省会
清明假期,石家庄晋州市周家庄乡的油菜花海进入最佳观赏期,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和煦的阳光铺洒在金黄花海上,春风徐来,成片的油菜花像金色的波浪在田野间翻腾,美不胜收。(无线石家庄)


来源:石家庄普法融媒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