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

建纬30年 | 远近高低看建纬——眼看录用通知,感觉考“研”成功!

法律人2023-05-12 21:13:280

编者按

对于很多笃志于建工法律领域的青年律师而言,建纬是灯塔、启明星似的存在,而加入建纬更是不少人心目中的梦想。本文作者建纬南京分所律师禹景奇就是这样一位逐梦者,他将入职建纬看作是一次成功的考研上岸,而通过他的这篇感悟和经历,我们更能体会到“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箴言的力量,我们也相信,我们将见证一位专业新星的冉冉升起。

眼看录用通知,感觉考“研”成功!

禹景奇

今年是建纬成立的30周年,恰巧我与建纬同龄。能在而立之年加入而立之年的建纬,真的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作为一个刚刚执业的青年律师,我的建纬之路别有一番感触。初识建纬,是在知乎。当时初涉法律行业,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与大部分的律师不同,我没有上过法学院,也没有从事过法律相关工作,成为律师这件事偶然的成分更多一些,最大的原因可能是恰好法考过了,而我需要个工作。所以对于这个行业的了解除了刚看的《精英律师》就只剩知乎了。

之前在工地做了四五年的施工方预算员,偶尔也临时充当施工员做些放线、验收的工作,跟法律基本上不沾边。参加法考的理由很简单,一建和造价师考试都要求工作年限,我不够。但我总喜欢以考试来学习新知识,遂买了一套瑞达教材,看起了免费的视频课。到今天成为一个建纬律师,不知道该说是因缘际会还是命中注定。很多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有一套完整的计划,可是我没有,至少在走进律所实习的那一刻是没有的,我对于律师这个行业整个儿都是茫然,当时想的是,先把执业证拿到。

当对一个行业一无所知的时候,你甚至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关键词去搜索想要的信息。我在知乎搜的是建造师、造价师和法律职业资格之间的结合,想着能够不浪费四五年的工作经验,我很感谢茫茫人海中,有那么一位答主,让我知道了在上海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叫建纬,专注于建设工程,仿佛黑夜中的一点星火,点燃了心中的光。

随即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建纬的信息,不得不说,从行外人的角度来看,真的很难从网上的资料里体会出建纬的独特之处。但是作为一个建工人的直觉,我认定这就是我要去的律所。在看过招聘要求之后,又只能默默地将这个想法暂时先埋于心底,建纬要求实习生基本都是名校研究生,工程、法律复合背景的优先。我只是一个本科学历的工地小伙,本科甚至学的还是化学,跟招聘要求不能说接近吧,只能说隔着一道天堑鸿沟。那时我明白我的路,还很长。成为一名建纬律师自此便成了我执业生涯的第一个规划。研究生,可以考!工程、法律,可以学!我甚至给自己定了个五年计划,大抵是几分激情加上几分无知还有些许的奋斗。最终目标是我要成为一名看起来很专业的建工律师,然后进入建纬。

有时候命运真的就是非常奇妙的事情,当建纬所还是我前进方向上一座遥远的灯塔,计划着用一个五年,乃至两个三个五年来上岸时,同所实习的好友王洪飞律师进了建纬执业。不知道我的絮絮叨叨在他最终选择建纬时起了多大的作用,但是这个事情着实是令我欣喜无比的,建纬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了。

在王律师的引荐下,与建纬南京分所韩如波主任有了一次面谈的机会,且惊且喜,机会来得太早,在我尚未准备充分的时候就降临了。接到电话时毫无心理预期,但是立马意识到绝对不能错过,当即驱车从高淳往新街口飞奔,一个多小时路程,内心无比的忐忑,想的更多的是今天要是表现不好,计划是不是得额外延长个五到八年?第一次与行业大佬面对面的交流,没有想象中的拘谨与惶恐,韩主任的温良谦和让我所有的不安尽消。也来不及准备什么,只能以一颗赤诚之心表达了我最真实的想法。过了好几天都再没有音讯,想着大概是没戏了,调整了心态准备继续努力,从头再来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录取通知,那一刻的不真实感至今都难以忘记,飘飘忽忽地沉浸在了梦想提前实现的喜悦之中都不知道何时清醒过来的。

能在执业之初就加入建纬真的是一件从未想过的事情,一步直接从起点跨到了终点,我意识到仅仅算是“上岸”了。

进所报道的那天恰逢2021年度的总结大会,直接有了与朱树英老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有种电视里的人物站到了你眼前的梦幻感。之前只在网上听过朱老师的讲课,心怀景仰,无比敬畏,从不曾想第一天上班就能坐在一起交流。我发现温和似乎是大佬们的一个特质,在与朱老师、邵主任、韩主任这些大律师交流的时候,完全感受不到威严与压迫,有的只是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一番熟悉了解后,我申请加入了南京分所的工程总承包部。说实话,在进入建纬之前,对于工程总承包并没有太多的认知。我出自施工方,接触得更多的是工程分包、劳务,对于总承包有所了解还是21年参加了南京分所举办的工程总承包法律实务高峰论坛。只是浅浅的了解便是让人无比地惊叹,近年来工程总承包是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工程承包模式,也是中国工程行业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连结点,大势所趋。朱老师、韩主任领导的建纬工程总承包业务部深度参与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GF-2011-0216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的起草修订工作,并且撰写有多部专著,在国内工程总承包法律领域是绝对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为诸多的重大项目提供了法律服务。尤其是当知道全国第一条民营高铁杭绍台铁路也是我们提供的法律服务,虽然没有参与,亦是与荣有焉。

南京所的工程总承包部可以称得上是精兵强将,每个人的履历都十分耀眼,以致我时常反思,我的加入是不是严重拉低了整个部门的平均水平。韩主任近乎是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次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上海,途中因为案子正在研究《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当提出来想讨论下的时候,志远来了句,这个办法是建纬所受住建部委托起草的,朱老师和韩主任牵头具体负责这个课题,整个人都惊呆了,法律法规的起草者对于律师来说,已是巅峰了吧。陆宝成律师是教授级高工、一级律师,其他头衔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就这二者已是常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郭石磊律师深耕咨询行业多年,PPP项目领域专家,我们常开玩笑说郭律的各种证书多到可以拿来打牌。梁志远律师在海外项目工作多年,FIDIC条款了若指掌,工程总承包实务经验极其丰富。承蒙诸位不弃,得以加入工程总承包部,是压力,也是动力。

加入建纬南京工程总承包部后,我恶补了工程总承包的相关知识,适逢今年我们南京所发起了《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建议》课题组,得到了朱老师和建纬总所的大力支持,全国几十个兄弟分所积极响应,近二百位专业律师参与,我也忝列其中。虽然在研究案例、做理论分析时倍感艰难,但是收获满满。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在与课题组小伙伴的交流中,大家齐头并进共同成长,我对于工程总承包的理解和认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慢慢地从一个搬砖放线的工地小伙稳步地向专业的工程律师迈进。

从来没有想过,进入到一个律所之后,等着你的是茫茫多的学习课程,还有课题研究。日常是听大咖授课,学习交流,然后写文章。我们有建设工程法律各个方向的行业专家,定期地分享知识与经验。一时间,目不暇接竟不知道该从何处学起。上海疫情前,周末连续到总所参加了“背靠背”机制法律实务闭门研讨会和政府投资项目概算管控实践与法律问题研讨会。上海疫情后,本以为这种学习交流活动会变少,结果恰恰相反,各位大佬终于有时间可以坐下来讲课了,最忙的那一周,视频学习每天都有,又不舍得错过任何一个,过的极其充实。短短半年,在接近填鸭式的学习下,收获比我前两年自己摸索要远远超出许多。跟很多青年律师交流过,如我们这般的律所,可能仅此一家吧。有时候甚至都分不清我到底是进了个律所,还是进了个研究院。无怪乎朱老师成立了建纬研究院,比师资力量,比研究能力,我们可能跟大多数院校也就差了个学位授予点吧,甚至于我们在实务教学方面也许还要更胜一筹。

进建纬之前,只知道建纬所在建工法律方向上有着极高的成就,有着许许多多建工行业的顶尖大佬。本着亲贤学问所以长德的想法一头冲进了建纬。进来之后才发现之前的认识还是浅薄了。建纬是一个在实务中研究理论,成就专业律师的地方,像我们这种半路出家的律师,之前的工作经验确实是一份独有的专业知识积累,但是建工法律不是简简单单的建工知识加上法律知识就可以的,打破知识体系间的那一道壁障,才能真正地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里的大多数律师都是成功打通这一道任督二脉的前辈,他们的经验是我们走上专业律师道路的最后一块敲门砖。

建纬真的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律所,在这里,介绍律师的时候,重点会放在这个律师写过多少文章,参与了哪些文件的修订编写,在某某方向上有所建树,出版专著若干。而不是传统的该律师年创收多少,办过多大的案子。在这里,也没有被催着出去拓展案源或者参与各种活动,更多的时候压在心头的是交稿日期要到了。这里的大部分律师都是非法学专业出身,多数人有着多年的工程相关经验,对于同样来自工地的我,交流起来没有太多的晦涩难懂,甚是亲切。独一无二的学习、研究和交流氛围,是一份浓厚的传承,也是长青的根基。

虽然入所时间尚短,但是愈发坚定我的选择没有错,建纬对于我这样的青年建工律师来说是一条通天大道,前辈们走出了无数通往金字塔顶端的道路,当你还不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路时,顺着前辈的脚印就可以攀至极高处。这里除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外,还有老带新的优良传统,有时候前辈的一句指点,就可能让你少走无数的弯路。朱老师多次提及要鼓励写文章,初入所时,我们南京所总承包部安排公众号文章轮值。我的理论基础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最薄弱的,韩主任给每个人定了个大概的方向,给我的建议是可以以案例的方式来研究。看了好几篇案例都是毫无头绪,又不自量力地尝试着找了几个方向想做点研究,结果还是储备不够,下笔终究是有些不足。直到最近,为了例行的学习交流会对优先受偿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才发现有些案例是相当的有趣,其所体现的裁判思想、代表的观点都是非常值得去仔细探讨的。代入案例再去研究理论时,思路会变得非常清晰,一下子感觉豁然开朗,原来最合适的路早已在脚下。

收到录用通知,两眼长时间盯着这个梦寐以求的录用通知,就有种考研成功的感觉。时至今日,回首再看,我这“建纬研究生”读的正是稳稳当当,有最好的导师,研究着行业最前沿的课题,也有一群相互促进共同前行的好伙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为一个新人,万分有幸能够加入建纬,在这学习,在这成长,也期待着能够有所成就,毕业于斯,再将这一份传承延续下去。

END

作者 | 禹景奇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