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

建纬30年 | 远近高低看建纬——成为高级合伙人后再回首:万水千山都是情

法律人2023-05-12 21:34:204

编者按

2017年12月,建纬二十五年庆之时,徐寅哲律师曾写作《我眼中的建纬》一文,分享了在他心目中的建纬印象;而今,五年过去,值此建纬三十周年庆之际,徐寅哲律师再度撰文,回顾自己加入建纬十三载以来的些许点滴,与一直以来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读者朋友们共勉。

成为高级合伙人后再回首:万水千山都是情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年初,朱老师来“催稿”之时,我假装以排期尚有时间为由“搪塞”了一下,实则内心惶恐。写惯了“速写”专业论文与代理词的我,面对这样一篇小文,着实琢磨了许久、许久,已经敲下的文字,删了再写、写了又删,一直未能成文。今年是庆祝建纬成立三十周年,而我加入建纬亦有十三载(2009年至今),该写下怎样的文字,以做祝愿呢?当过往十三年来的诸多人、事皆在脑中浮现,一时语塞,竟觉无从下笔,那就不妨从“开始”开始吧。

缘分——从十五年前的那起建工仲裁案件开始

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彼时的我初出茅庐一两年左右的时间,跟着当时的带教老师,在上海仲裁委员会代理一起建工仲裁案件。该案,朱老师是仲裁员,我是一方代理律师。对于朱老师,在执业最初的那一两年,虽有读过他的书(著名的工程法律红宝书《工程合同实务问答》)、听过他的课(上海律协2007年在云峰剧场有一场朱老师的千人大课),但却从未有机会近距离与朱老师进行过交流。但经此一案,却使我产生了想向朱老师学习,做一名专业建工律师的念头。随后,在案件代理工作结束之后,我从网站上查找到了建纬的联系电话。当时,接听电话的,是一直以来都备受建纬大家庭每一位成员尊敬的“中台核心”——孔庆兮老师。至今仍记得,我跟孔老师讲明意图后,孔老师非常和蔼的跟我讲,会转告朱老师。没过几日,我便接到孔老师的电话,说帮我约好了朱老师,让我面谈。我欣喜按时前往,内心亦是忐忑,朱老师是否会同意我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小学生”?进入别人口中的建纬所到底要求具备怎样的素质?去之前,我满脑子都在盘旋这些问题。

待我带着自己准备的材料,赶到当时位于镇宁路九尊大厦16楼的办公室,见到朱老师并落座之后,我向朱老师介绍了我个人的基本情况,老家在哪?当时的执业现状?为什么想要加入建纬?当时发表过哪些专业文章,做过哪些研究?朱老师也向我问及了彼时的主要执业领域以及未来的志向等,并带我参观了建纬。时间不长,面谈结束,朱老师突然起身说,“那就来吧”。我一时发懵,这是同意了么?是的!我的建纬之路开始了。

当做敲门砖的两篇文章:一篇发表在2007年第5期的《上海律师》杂志;一篇发表在2008年8月上半月的《建筑》杂志。

说起来,缘分还真是件很玄妙的东西。自2022年1月始,经申请与批准,我也成为了上海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除此,近些年经申请与考核批准,我还分别受聘于深圳国际仲裁院、广州、南通、台州、宁波、大连、南昌等地仲裁委的仲裁员。日常除了以律师角色代理案件以外,同时以仲裁员身份进行案件裁决,也已成为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而这,恐怕也是2008年我参与当时的仲裁案件代理时未曾想到的。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起时隔10年之久,在2018年的时候,慕建纬在工程总承包法律服务领域之盛名,有家远在广东的工程企业专程来沪拜访,希望委托我们中途介入来代理某起较为疑难复杂的新型EPC合同纠纷仲裁案件。该案此后由我与朱老师还有韩如波大律师一道组成律师团队接受委托负责具体的代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代理效果。而事后复盘竟发现,该案的首席仲裁员——同样令人万分尊敬的东方大律师鲍培伦老师,亦是10年前那起案件的仲裁庭组成人员之一。种种因缘,均可谓无巧不成书!

2008年作为律师代理朱老师担任仲裁员的某起案件

十年后,2018年有幸与朱老师、韩如波大律师共同作为代理律师代理某起仲裁案件

受教——十三年来的耳濡目染

进建纬虽说是做独立律师,无人“手把手”专门带教于我。但进入这样一家专业律所,肯用心,怕是不愁没老师。而对我影响最大的,仍莫过于朱老师。

1.言传

曾在不少场合,都有朋友说,“徐寅哲,你的语言风格有些像朱老师,是刻意学朱老师的么?”说实在的,个人自觉未曾刻意模仿,但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我想是少不了的。朱老师的语言风格是非常鲜明的,极富感染力与说服力。所谓“近朱者赤”,要想完全不受影响,恐怕也是很难的吧。

当然,言传并非仅体现在语言风格,这十三年来,于专业上的受教最多。从04施工合同司法解释,到13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再到14“三包一挂”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往后还有19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20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一与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21发包人要求。听朱老师的课,参加朱老师主持的课题,协助朱老师一道进行专业文章的撰写,无一不受朱老师教诲。

2.身教

说完言传谈身教,这一点于我而言,此时落笔写文之时,仍觉十分惭愧。朱老师长我32岁,但在精气神的饱满度方面,我时常觉得要差老师很远很远。好在深处这样一个氛围之内,于己而言,也常常是无形的鞭策。

(1)关于勤奋与坚持

建纬人的勤奋,从朱老师开始,我想,几乎已经形成了所有建纬人的风格。做律师是份好职业,却也是份苦差事。特别是要做一名好的专业律师的话,工作日忙开庭、忙开会,休息日忙研讨、忙写作。所谓“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但勤奋,也只是成事条件之一,而非唯一。有次跟老宋(宋仲春大律师)聊天,他说“很多人学朱老师,我认为都是不及格的,因为只学了一半”。对此,我深以为然。一时的勤奋不难;难,难在一直的坚持。每日早上五点左右起床,晚上八点左右准备就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如此。试问几人能数十年如一日的做到?而若能做到,想成事又岂能是难事?

(2)关于投入与专注

有了客观上的勤奋与坚持,我想也只是做事的一个基本态度。进一步的成事,则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主观上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以及,全情投入之后的长期专注。仅以我有限的观察来讲,但凡取得成就的大律师们,无不都是用心投入与专注做事的高手。仍以朱老师来讲,过去这十三年来,每回遇到他,不论何时、何地,几乎都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谈案件、谈讲课、谈写文章、谈做课题、谈研讨会议安排等等等等。不记得在何处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但真正成功的人,却往往都是那些专注做事、物我两忘的人。”建纬成立三十年来,始终围绕建设工程与不动产(城乡发展)综合法律服务这一主线,即便近年来有所衍生,所衍生出的领域也均依附于主线,从未动摇。以匠人的心态,追求做事的极致,我想,投入与专注也已成为我们建纬人的重要基因。

(3)关于敏锐与开拓

在一般的成事意义上,勤奋与坚持、投入与专注,已是足够,但若要持续成事、成大事,我想,可能还离不开敏锐与勇于开拓。对于一个人或一家机构来讲,要想长期可持续发展,则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我加入建纬的2009年,朱老师正好年满60岁,对于一般人来讲,正是进入退休与安享晚年的年纪,而且朱老师在2007年获评首届“东方大律师”,彼时已是工程法律界的泰斗,常人总以为这个时候应是相对安逸的。但据我这十三年来的观察,实际情况绝非如此。为最高院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的制订建言献策、参与住建部“三包一挂”认定查处管理办法和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起草、参与住建部施工合同和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的制订,这十三年间,朱老师总是奔波“在路上”,并以其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带领建纬不断发现新方向而后引领工程法律、乃至建筑行业某个方面的深入发展,着实令我等后辈汗颜。

本文题记选取韩愈《进学解》中的一段话,亦是我最常见到的朱老师新书签名相赠时喜欢援引的名言。对于我来讲,未来也必将是终生勤学之鞭策。

融入——想要走的远就一帮人一起走

从2009年年初加入建纬至今的这十三年,对于我个人来讲,是个“两入”的过程。第一个入是“加入”(2009年—2014年),建纬所从别人口中的建纬所,变为了我所在的建纬所。在不少建工法律人的心中,我想,应该都有一个建纬梦吧。对我来讲,亦是如此。自加入伊始,内心作为建纬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我有机会广泛结缘到了诸多当时已是或在今日已成长为工程与地产法律大咖的伙伴们,包括今天的邵万权主任以及曹文衔、陶靖、章丽莉、陈应春、宋仲春、韩如波、易斌、魏来、史鹏舟、孙玉军、刘一等一众大律师们。星光熠熠,无一不给予我专业的教诲、经验的启迪。

第二个入是“融入”(2014年至今),2014年年初我从英国短暂学习一年回来(注:2012年我自学参加雅思考试后,经朱老师鼓励,于2013年通过上海律协推荐的留学项目至英国学习一年),在与老韩(韩如波大律师)有过短暂的两年松散型合作后,承蒙其不弃,自2016年开始,借鉴与学习宋仲春大律师和陈军大律师的紧密型合作经验,也开始尝试“组团经营”。而后在2018年元月开始,借工程总承包发展之东风,经事务所批准,由老韩领衔、我予协助,组建成立内部完全一体化运作的工程总承包业务部。部门成立四年多来,我先后参与了事务所主持的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发包人要求等多项课题,个人写作专著一本《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逐条精解》(拟 2022 年 9 月出版),并参与了《工程总承包诉讼实务》与《工程总承包全过程法律风险管理实务》(姊妹篇)两本专业书籍的编写,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就此,也要特别感谢加入和曾加入过我们的一众小伙伴们,包括蔡诗怡、郑冠红、汪铭、胡丹、张春玲、刘思俣、倪启峰、何锦秀、耿超、朱伯云、张志国、蒋峰、孟庆阳、索好丽、池红美、朱国庆、郝运、张倩钰、哈晓玲、常祥、吴浩然、项赛花、强舒琦等。以我并不成熟的合作与带教方式,若没有大家的包容与支持,对我来讲,在融入建纬的过程中,定无法个人取得或协助部门取得过往的哪怕一点点成绩。

2021年3月27日我与朱老师一道在“南通仲裁大讲堂”进行有关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和合同示范文本宣贯的讲座

未来——一切才刚刚开始

2010年入夏的某一天,我与朱老师联系,想跟随其至南通某特级资质企业讲课,研习其讲课方法。十余年后的今日,当时的印象至今想来仍十分清晰,朱老师叮嘱我某一时点至火车站的出发层去接,这样的话等于省去了出站后至到达层的时间,真所谓“无缝对接”“一刻不得闲”,而后直接开车去南通。在接到朱老师后,面对这一难得的请教机会,我自是不能错过。记得我当时请教朱老师,青年建工律师该如何发展。彼时的朱老师一笑而答,“一来,要练好基本功,我在做建工律师之前,已经代理了好几百件刑事、家事等纠纷;二来,你多大?我四十三岁才开始做律师呢!不要急。”

转眼十三年过去,我也快要到了朱老师开始做专业建工律师的年纪。受事务所信任与委任,我自2020年1月开始担任建纬上海总所的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建纬上海总所的青工委由我和另外三位极其优秀的青年律师,分别为合伙人俞斌律师、刘畅律师、专职律师德慧共同组成,成立1年多以来,在事务所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了外部交流与内部研讨、学习等诸多活动。因此,主持青年律师的交流、培训工作也成为我这两年的一项“分内之事”。“不要急”,则也成为我与诸多青年建工律师交流时的“口头禅”,当然,其来源出处在于朱老师。而我在跟不少青年建工律师探讨时,也还会同时告知,“不要急”只是良好发展的一面,“练好基本功”则是良好发展的另一面。于我个人而言,也仍是在不断地学习、领悟与提升的过程之中。

感恩——祝福建纬

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建纬已成长为今日城乡发展综合法律服务领域的最知名机构之一,其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恐非我这样的晚辈所能完全体悟。但是我知道,今天建纬之荣耀是以朱老师为首的前辈们(包括我所知的魏康寿、朱月英、陈连生、张伟清、赵萍、钟景勇等老师)的辛苦付出所换来;未来也势必会在以邵万权主任为首的新一届管委会班子的带领下不断传承、发展和壮大。

在我看来,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纬已不仅仅是所有建纬人的建纬,也是所有建工法律人的建纬。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建纬还是所有建工人的建纬。忠诚于建筑业(注:该语亦是建纬所的“老朋友”建筑时报社的社训)、服务于建筑业,我想,应是建纬的使命之一。对于具有“勤奋”、“坚持”、“投入”、“专注”、“敏锐”、“开拓”基因的建纬来讲,“三十而立”,一切才刚刚开始!

短短一篇小文,祝贺建纬成立三十周年的同时,也是对自己入职建纬十三年以来工作的小结。仅就小文来讲,限于篇幅所限,无法载入更多。但是,这十三年来,在专业建工律师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帮助过的每一位师长、朋友,虽不能一一致谢,我都铭记在心。回望来时路,个人的努力拼搏、平台的赋能加持、世事的因缘际会,所有的一切,万水千山均已深深融入于扎根于心的感恩之情。

衷心祝福建纬,祝福每一位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建纬人!

END

作者 | 徐寅哲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