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14

2014年,重庆男子嫌邻居太吵报警,警方查出真相后,邻居被抓捕

法律人2023-06-16 02:45:020

2014年,重庆江北的朴先生,遭遇了一件烦心事。

起因隔壁的邻居,总是在深更半夜噪音不断,听声音像喝酒碰杯、又像打火机、另外还伴随着各种音乐。

按照朴先生的说法:“他家半夜经常有人敲门,声音大得很。”

朴先生原想着忍两天就过去了,可谁知隔壁邻居长期噪音不断,搞得人一夜睡不好。

一怒之下,朴先生选择报警,而警方去调查的时候,查出了朴先生的隔壁邻居黄某、处处透着蹊跷、明显不正常。

刚开始的时候,警方暗中查出黄某容留他人吸毒,但很快又查出黄某是在贩毒。

经过一系列调查,警方正想着收网呢,却查出比贩毒更加可怕的事情。

过程一波三折又三折,从2014年开始调查,到2016年收网,过程很是复杂。

(重庆警方资料:2016年4月6日,抓捕携枪毒贩)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2014年的年底说起,家住重庆江北区的朴先生,原本过着安稳又宁静的生活。

小区邻里之间,关系也一直都挺好,然而到了12月份,隔壁新搬来的邻居,可就闹腾了起来。

白天一直都是安安静静,可只要到了半夜,就有人去敲隔壁邻居的门,而且敲门的声音特别大。

总感觉那拍门的不是肉掌,倒像是一张铁掌,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如此着急,夜夜去拍隔壁的房门。

朴先生原本睡眠就不好,本以为对方拍开隔壁的门之后,就会消停下来。

然而,开门仅仅是噪音的开始,隔壁邻居就跟开舞会似的,先是传来咔咔的声音,像是喝酒碰杯,又像是打火机,再之后便是乱耳的音响,让人头皮发麻。

寂静的夜里,朴先生被打扰了好梦,他原想着忍个一天两天就过去了,毕竟要照顾到邻里关系。

然而让朴先生苦恼的是,接连多天过去了,隔壁依旧是噪音不断,每到深更半夜的时候,便是各种魔音乱耳。

朴先生的正常生活,被隔壁邻居严重影响,每次都是被隔壁的敲门声音吵醒,紧随其后的便是各种清脆“咔咔”之声。

朴先生实在是无法忍受,于是就拨打了110,向警方寻求帮助。

而警方这边接到电话,听到朴先生说:“我们小区有户居民,一到晚上就叮叮咚咚,像是在酒吧一样嗨个不停,严重影响了我们休息……”

当朴先生一番话说完之后,触动了警方敏感的神经,总觉得这件事有蹊跷。

一、白天安安静静没人,夜里吵闹不停。

二、那奇怪的“咔咔”声音,是什么器皿发出来的呢?

三、社会上的什么人,会连续在深夜聚会呢?

警方意识此事不简单之后,并没有贸然去调查,而是调取了小区里的监控,想要看看那户人家,夜晚到底是怎么回事。

通过多方调查之后,警方得出如下线索:住朴先生隔壁的是黄某,乃小区里的租户,租赁了房东的房子,每天白天安安静静,夜里则有不同的人进出。

重点来了:每晚有不同的人进出。

重庆江北区的警方,越是调查越是感觉不对劲,因为租赁房子的黄某,日常行迹过于可疑。

警方查到:黄某昼伏夜出,也没啥正经工作,夜晚接待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

也不知黄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些去他住所里的人,一直待到后半夜才肯离开,甚至到天亮才肯离开。

为了调查此事,警方的各自分工不同,另外一边负责调取黄某资料的,给出了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黄某此人,曾经染上过毒瘾。

警方暗暗猜测,那这黄某大概率是在聚众吸毒,而且根据朴先生讲述的情景,跟聚众吸毒极为相似。

倘若这仅仅是简单的聚众吸毒,警方立刻就会去抓人,但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又有了新的发现。

那就是黄某不仅吸毒而且贩毒,通过他那里每天聚集的吸毒者数量可以判断出,黄某贩卖毒品的数量肯定很大。

(重庆警方资料:黄某)

掌握了这一线索之后,当地派出所的警方,将此事上报重庆公安局,随后成立了专案组。

由此,开始了长达两年的布控,开始了艰难的跟踪调查。

贩毒是有网络的,警方推测黄某应该是贩毒网络当中的马仔,真正应该抓的是上线。

据调查,查出黄某的银行卡账户,跟一个重庆籍男子姚某的银行账户,有频繁的交易往来。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黄某和姚某之间,动辄就是几十万的资金流量,累计加起来近千万!

如此之大的涉毒金额,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所以将重点调查的目标,放在了重庆籍男子姚某的身上。

随着调查的继续,连警方都被吓了一跳,查出姚某的背后,是一个特大的贩毒团伙,覆盖了四川和重庆两个省份。

警方兵分多路,小区里监控黄某的警方开始长期蹲守,而另外一路则顺着姚某追查。

没过多久,便查出姚某跟一个四川的中年人来往频繁,查出此人姓张,无正当职业,生活昼伏夜出,吃喝花销挥霍无度。

由此揭开了该贩毒团伙的冰山一角:川人张某、贩毒给重庆姚某、姚某的下家则是黄某。

可谁知,张某和姚某极其狡猾,拥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而警方为了查出俩人背后更大的毒品来源,决定进行长期跟踪。

逻辑很简单:动辄几十万的交易额,背后牵扯着的,是一个庞大的贩毒网络。

警方为了摸清这条贩毒路线,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调查,转眼间来到了2015年,警方掌握了铁证之后,准备实施抓捕。

可在抓捕行动即将展开的关头,警方发现了重大线索,赶紧暂停抓捕行动!

2015年4月份,警方查到姚某伙同罗某,在重庆的沙坪坝某小区又租了房子,位于重庆大学的附近。

姚某租完房子,在里面收拾了两天,随后就跟同伙一起出去买东西,回来的时候提着一个白色大桶。

进电梯的时候,同伙走在前面进去了,而姚某要求同伙过来搭把手,俩人一起提着那白色大桶进了电梯。

这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问题是那个桶里面,到底装着什么东西?需要两个人一起提呢?桶里装了多少重物?

随着俩人进了电梯之后,便摁了他们所在的楼层,出电梯的时候同样是,姚某需要同伙搭把手,才能把那白色的大桶提出去。

重庆警方心头一沉,猜测姚某极有可能是为了制毒,这可比贩毒更加可怕。大概率是姚某贩毒的时候,认为利润无法满足自己,所以走上了制毒的道路。

而那个白色的桶里,可能是姚某用来制作毒品的原材料,需要俩人一起才能提得动,制毒数量该有多么的巨大呢?

随着抓捕组的行动暂停,警方派出更多的警力,围绕着姚某展开布控。

抓捕组了解地形,摸排了那小区楼房的结构之后,准备展开新一轮的抓捕行动。

可谁知,姚某和同伙罗某,俩人反侦察意识极强,恰恰在抓捕组即将行动的时候,他们转移了制毒窝点。

从沙坪坝转移到了荣昌区的某个偏僻小村镇,这位抓捕组的行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而且荣昌的那个村镇,并没有太多的常住人口,口音又很是特殊,如果便衣警察进入的话,很有可能会被认出。

再有就是,该村镇的居民,非常喜欢养狗。

乍一听,狗有什么特别的?

殊不知在战争年代,常年交战的区域,会射杀战区所有的狗,一条都不留。

即使在和平年代,翻阅警方的抓捕历史,很多次的抓捕行动 ,都因为一条狗的狂吠,打乱了全盘的计划。

重庆公安为了摸清姚某和罗某的制毒窝点,所以更改了原先的计划,派出了精明干练的便衣人员,进入了那村镇摸查。

足足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才算是从村边摸到了村里,而且没有惊动任何一条狗,也没有引起村镇里任何人的注意。

具体的过程,则属于警方的机密,并没有公开透露出相关资料,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摸清楚情况之后,抓捕组再一次集合,仔细查看地图,研究抓捕方案,决定在夜里动手。

可谁知,就在警方即将展开雷霆行动的时候,姚某和罗某,再一次转移了制毒的窝点。

姚某和罗某的三次搬家,为警方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之前费了好大劲才摸清那个偏僻的荣昌村镇,谁知姚某又搬家……转移到了永川某小区。

警方无奈之下,又调整了全盘计划,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要求是:三路出击、三路成功、同时捣毁。

为了完成任务,警方一直布控到2016年4月6日的下午16点,摸清了该团伙的团伙,展开雷霆抓捕。

兵分三路,先说第一路警方:

根据手里掌握的资料,重庆大足人姚某,三十五岁的年纪,开着一辆奥迪A8,赶往四川渝遂高速公路西眉镇下道口附近的加油站,等待下线来“接货”。

而下线,则是四川金堂人刘某,四十一岁的年纪;和四川金堂人王某,四十八岁的年纪。

方案是人赃俱获,在趁着交易进行的那几秒钟时间里,展开抓捕行动。

抓捕组领了任务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肩膀上压力巨大,接连几次都被姚某溜走,这次一定要万无一失。

便衣扭开钥匙打着汽车,却突然得知新的情况,毒贩交易的地点,不仅很偏僻,而且路又窄又直,来往车辆很少,不利于抓捕组隐蔽。

所以上级领导要求,抓捕组在跟踪的时候,务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打草惊蛇,免得毒贩销毁毒品,为后续侦破增加难度。

抓捕组立下军令状,说保证完成任务。

可抓捕组出发之后又得知,原先情报说的是毒贩交易时一共有三人,可最新情报说的是,毒贩交易时有四人,增加了一个。

问题是抓捕组只有五人,如果贸然展开抓捕的话,五人去抓四人,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控的事件发生。

在车里,抓捕组人员开会,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各自都明确自己的目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抓捕组开会还没有结束呢,又得知新的情报,姚某等人极有可能携带枪支。

这让抓捕小组压力骤增,因为要展开抓捕的地点,位于一家加油站之中,倘若枪支开火的话,会不会造成火灾险情?

箭在弦上,抓捕组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他们不再考虑自身安全,仅仅为抓捕行动增加新的内容:那就是毒贩一旦开枪,要保护加油站的加油员,真要是情况危急的情况,抓捕队员要拿出牺牲精神,保护附近的无辜百姓。

再有就是,大家伙盯了姚某两年的时间,这次如果任务失败的话,后果大家自己掂量。

当便衣抓捕组的汽车,缓缓驶入加油站的时候,司机走出来说:“加油。”

姚某往抓捕组那边看了一眼,突然看到汽车四面车门全开,便衣警察持枪冲到车外,大喊:“不许动!警察!警察!”

好在是,抓捕过程较为顺利,四人全部落网,没有人员伤亡。

在搜查毒贩车辆的时候,不仅搜出了情报里所说的一大箱毒品,也搜出了一把手枪。

整个行动,进行了大概七八秒钟的时间,第一抓捕小组顺利完成任务。

傍晚十九点左右,第二抓捕小组行动了,目标是永川某小区的那个制毒窝点,也就是前文说的那个、三次转移之后的“毒巢”。

警方持续跟踪罗某,此人四十一岁的年纪,出生在大足。

而罗某开车准备进小区,只听后面嘭一声响,以为是出现了追尾事故。

与此同时,第二抓捕小组的便衣司机下车,跟罗某“礼貌”地打着招呼,说汽车追尾的事情。

罗某并不知道便衣的身份,所以将汽车的档位挂到了“P”档的位置,随后下车处理追尾。

刹那之间,草丛里蹲守已久的抓捕组成员,猛然跳了出来,上去就摁住了罗某的脖子。

警方让罗某去制毒窝点,罗某经过短暂的慌张之后,则不想交代制毒窝点的位置。

警方则直接带着罗某,去了制毒窝点的门外,大声问:“钥匙呢?”

随着警方的审讯,罗某心理防线全面崩溃,他自然知道犯了死罪。

警方进入罗某的制毒窝点,查获液体冰毒5205.8克、成品冰毒414.6克、麻古2759.76克、麻黄素28.4克。

相当于什么概念呢?那两千七百多克的麻古,足足有两万片之多!

也就是说,一片两片就已经让人坠入深渊,两万片的危害可想而知。

倘若罗某所制作的毒品,流入了重庆民间的话,会祸害一个又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第三抓捕小组,则是前文说过的,江北区抓黄某,也就是夜半扰民的那个。

第三小组的抓捕很顺利,黄某从今往后,可再也没了扰民的机会,这要感谢朴先生的举报,以及两年来的忍耐。

刚开始的时候,抓捕小组仅仅搜出了一小包的毒品,有几十克的重量。

黄某则说,这些毒品是自己买的,买来跟女朋友一起吸的。

警方眼看黄某不肯交代,于是加大了审讯力度,经过持续的审问之后,黄某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藏毒的地点。

原来,黄某把毒品,藏在了天花板上,有整整一大包,足够黄某死刑几十次。

该贩毒团伙,横跨川渝两地,重庆这边展开抓捕行动的同时,四川那边也同时展开了行动,抓获四川毒贩张某,以及他手下的两个马仔,刘某和王某。

四川这边的张某等人,则是咬紧牙关死不认账,随着警方的持续深入调查,在茫茫人海当中,找到了张某的制毒窝点。

此次川渝两地警方的同时行动,抓获涉毒人员11名、缴手枪1把、子弹22发、涉毒车辆7台、以及大量的制毒工具。

收缴的毒品总重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四十多公斤!也就是说,接近三百斤!

换算成死刑的话,这帮毒贩的命运可想而知……

各路记者去重庆公安局采访,警方并没有详细谈论抓捕的经过,而是说:重点在于,广大市民要洁身自好,切莫交上损友,对毒品要提高警惕,别产生盲目的好奇心……倘若发现涉毒人员,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后记:

又是老调重弹、却又不得不谈的话题,那就是中国的禁毒之路。

重亲公安之所以强调,要广大市民洁身自好,意思也很简单,那就是毒品这东西,贩毒比吸毒更上瘾……

打击贩毒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我们全体国民,拒绝任何毒品。

要知道,每一克毒品的背后,都有禁毒警察和边防战士的鲜血。

来源:历史微鉴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