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36

建纬30年 | 建纬做对了什么?——写在建纬律师事务所成立30周年之际

法律人2023-05-12 23:20:290

编者按

今天出场的这位大咖,他不仅是建纬的老朋友,更是中国律师界的老朋友、中国律师行业的著名观察家兼大牌主持人,他就是原《中国律师》和《民主与法制》总编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法治时代》杂志执行总编辑、法宣在线总编辑、桂客学院院长刘桂明老师。

早在三十年前,他担任《中国律师》杂志主编的时候,就与建纬所创始主任朱树英相识,并一见如故,在长期的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多年来,他也见证着朱树英律师和建纬所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和瞩目成就。今天,我们就通过他这篇细腻而犀利的“桂客留言”,看看在他眼里,建纬取得今日之成绩,到底是做对了什么。

▲2019年3月,刘桂明在朱树英律师《未雨绸缪控风险:施工合同证据“两分法”及管理“三要诀 》及《责任与使命: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十年的六十个提案》新书发布会上致辞

今年春节前,老朱嘱我为建纬律师事务所成立30周年写一篇回忆文章。如此大事与好事,我当然乐意为之。

说起我与朱树英律师的关系,可以互相用一个成语来表述:有求必应。无论是我在律师界还是已经离开律师界,只要是我邀请他参加我召集或主办的讲座或会议,他肯定是有请必到,坚决支持;同样,只要是他安排给我的任务,我必然也是有令必听,坚决照办。

建纬所已经成立30年了,这对中国律师界来说,无论是“九二派”律所的缘起还是专业律所的发展,都是一件值得大讲特讲的大事。对我与建纬来说,作为建纬发展的见证者,也作为律师界“第一观察员”,更作为律界大咖朱树英主任的加油助威者,我当然有话可说、有礼要贺。

01从朱树英律师到海派律师

因为朱树英律师,我自然想到了“海派律师”。

所谓“海派律师”,主要是指具有明显海派作风和思维的律师个人、团体及机构。无论是形象仪表还是谈吐表达,他们都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内陆其他城市和地区律师的职业风格,也不同于北方大中城市律师的职业文化。可以说,上海既是我国律师的发祥地,更是“海派律师”的发育地。

说起“海派律师”,相比国内其他地方的律师,我曾经总结了“海派律师”的三个独特之处:

一是精明而不失真诚。在许多其他地方的律师同行看来,“海派律师”似乎显得很精明,甚至还有人认为是斤斤计较。其实,这正是“海派律师”真诚之处。他们不说无法兑现的大话,也不拍胸脯空口许诺,更不会打肿面子充胖子;他们精于计算但却从不算计,也不会假装义气,更不会落井下石;他们精明的是知己知彼,真诚的是待人以诚。

二是精致而又显大气。我们所见到的“海派律师”,永远是一副彬彬有礼的形象,精致的西装革履,精致的言行举止,精致的快人快语。同时,他们既讲雍容华贵、优雅得体,也讲洋为中用、中西合璧,更讲兼容并包、海纳百川。

三是精业而更求超前。在“海派律师”看来,精打细算是一种本质,兢兢业业是一种素质,说到做到则是一种气质。作为律师,既要敬业,也要勤业,更要精业。为此,他们面向海洋而不会甘居人后,面向世界而不愿坐井观天,面向时代而不屑小富即安。

为此,我可以列举出许许多多表现优异、表达流利的“海派律师”。搜寻一下上海律师业的发展,首先是早年的李国机、郑传本、石忠祥、毛柏根等老一代律师在建国之初乃至刚刚恢复律师之时开始造就了“海派律师”的传奇,接着就是朱洪超、陶武平、翟建、鲍培伦、王国忠等一批50后的律师续写了“海派律师”的辉煌,然后就是一批60后与70后律师传承了“海派律师”的风范。目前,中生代“海派律师”应为上海律师的主力军。在这些主力军中,既有领衔大所的吕红兵、刘大力、乔文骏等律师,也有引领青年才俊的刘正东、盛雷鸣、俞卫锋、季诺等律师⋯⋯

在“海派律师”中,我也曾经从个人年龄、执业年限、专业服务等不同视角作了一些分类与概括。其中就有一类律师像朱树英律师这样,这类律师既有管理业绩,也有行业影响,还有专业品牌。

从我与朱树英律师近30年的交往来看,我认为,朱树英律师无疑是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海派律师”,是一位具有能说会写之风格与特色的中国律师。

别的不说,只说我连续三年主持朱树英律师的新书发布会就可见一斑。

2017年3月1日,朱树英律师的新书《墨斗匠心定经纬》在京召开新书发布会;2018年3月1日,朱树英律师的新书《苦寒磨砺筑方圆》又在京召开新书发布会。2019年3月1日,朱树英律师的新书《未雨绸缪控风险》与《责任与使命》再次在京举办新书发布会。

▲2018年3月1日,刘桂明主持朱树英律师《苦寒磨砺筑方圆》新书发布会

可以说,这是一个中国律师界很难超越的奇迹!连续三年都有新书出版,连续三年都能举办新书发布会,连续三年都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

连续三年,六本专著。不服不行,不赞不行。这六本新书分别是:《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墨斗匠心定经纬——房地产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演讲技能提升之道》、《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写作技能提升之道》,《未雨绸缪控风险:施工合同证据“两分法”及管理“三要诀 》及《责任与使命: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十年的六十个提案》。看看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每本新书都有内容、都是专业、都很叫座。

说到朱树英的这六本专著,需要特别介绍2017年3月1日出版的《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该书最值得总结的第一个案例,是朱树英代理由青海省高院一审、二审全面改判并上最高院公报的经典案例,而该案主审法官正是刚刚一审因受贿2190万元并非法窃取国家机密被判14年的最高院民一庭原助理审判员王林清。承办这样一个疑难复杂的专业案件,朱树英结合案件证据,凭借对建筑行业和市场操作实际情况的深切认知,以及对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立法原理的深刻理解,以上升到司法价值判断取向理论高度的铮铮代理意见说服了主审法官和合议庭,案件才得以全面改判。王林清问题暴露后,办案人员找朱树英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时,朱律师提供本书案例为证,并且理直气壮申明:我这个案件是王林清主审改判的,但我可以负责任地报告,我与王林清没有任何私下交易,连一杯咖啡也没有喝过。书载本案证明:朱树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海派律师”的专业精神和执业操守。

▲2017年3月1日发布的新书《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书载朱树英律师代理由青海省高院一审、二审全面改判并上最高院公报的经典案例。

有鉴于连续三年主持新书发布,我从“行业之荐、职业之建、专业之见”三个角度,对朱树英律师的新书分别做了点评。正如朱树英律师自己所说:“我这六本专著体现了我业务领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追求,总结了我的职业生涯与人生经历,但这并不应是全部。虽然我已是古稀之年,但我将继续接手一线的疑难复杂案件,继续站在法庭上为当事人据理力争,继续著书立说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心得。如果说我已有秋实果茂,那各位正值春华枝俏。革命尚未成功,你我仍需努力。”

有谁知道这么多专业之作是怎么写出来的吗?其实,这是他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后写出来的,是他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的碎片时间坚持专业写作写出来的;是他每次一上飞机就开始写作写出来的。据统计,他每年光是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就多达700个小时。平日里,只要没有出差任务,他总会早早地出现在律所。在大家还困在早高峰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两三个小时的工作了。每年几百万字的产出量,许多同行都觉得不可思议。除了处理案子和管理律所,哪里还有空闲时间?朱树英律师的体会是,时间就在自己手里,是可以控制的。比如说可以利用逢年过节的大块时间来构思写作,当然更多的还是利用忙里偷闲的碎片化时间,积少成多,写作、修改、定稿,直到最终完成。

可以说,朱树英是上海滩上最专业且最勤奋的律师。

最勤奋的律师可能就是最忙的律师,最忙的律师可能就是最苦最累的律师,最苦最累的律师可能就是最有成就的律师。说是“苦和累”,其实朱树英律师是自得其乐。他说:“在旁人和我同事们看来,我是苦不堪言。可我自己并不觉得苦,只是觉得我还有许多事情没做,要做就必须付出。没什么苦可言,也没什么累可说。” 所以,朱树英律师从业30多年,办理过上千件的案件,现在已经73岁的他退而不休,依旧保持着没有双休日、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工作的习惯;所以,每当出版新书,在应他人要求签名时总会依习惯写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赠送。

在我看来,这既是他的人生写照,也是他的人生境界。最重要的是,这就是他精明而真诚的勤奋、精致而大气的付出、精业而超前的选择。总而言之,这是一位典型而优秀的“海派律师”。

▲朱树英律师在新书发布会上致辞

02从海派律师到专业律师

因为“海派律师”,我必然想到了专业律师。

我们发现,在上海滩上,像朱树英这样典型而优秀的“海派律师”,其实都是精明又精细、精致又精神、精业又精密的专业律师。

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40多年来,在律师行业,只要提到建设工程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服务,我们必然会说到朱树英律师。因为他的专业成就,也因为他的专业研究,更因为他的专业讲授,他建立起了一个典型而标准的建设工程房地产领域专业律师标签。

这个专业标签,既像一个符号,也像一个代号,更像一个称号,见证了一位专业律师的成长与成名,也代表了一位专业律师的成熟与成功。朱树英从做律师开始就扎根于这个领域,而且一直深耕于这个领域。于是,自然而且必然就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品牌。由此可见,每个人只要坚持做一件事情,而且一直能够做到极致,没有理由不成名,没有道理不成功。

在做律师之前,朱树英曾做过木工,木匠是一个技术工种,需要实打实的手艺,为了能让技艺更加精湛,他不断进行着尝试。一次技术比赛,他没有使用单位发放的传统工具,而是委托打铁店定制了5厘米宽的凿子,在别人制作木门需要凿三下时,他仅用两下就完成了,工效提高了三分之一。由此他悟出一个道理:从事技术工作,要想取得更好成效,除了用功努力之外,还要用脑用心,不断总结经验。

在我发起的全国法律人马拉松赛中,每年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三个一”策划,即“一次比赛、一部论坛、一本新书”。在第四届法律人法拉松的“法律人的专业修炼与专家养成”的论坛上,朱树英律师发表了《认准了专业发展之路,就不问路有多远》为主题的开幕演讲,为律师的专业化道路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借鉴。

朱树英在演讲中从两个方面分享了他的专业化之路:一是路标在前,专业化是法律服务市场深化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化是行业发展的需求,要将专业化发展作为路标;是市场客户的需求,不同行业的客户均对律师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是提高自身的需求,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有所收获。他指出,专业律师不仅要做到业务领域的精通、执业技巧的纯熟,还要做到忠于职守和勇于担当。二是路在脚下。路标在前,要不惧考验、踏上征程。专业化要求律师具备熟悉行业实际情况、熟知相关法律规定、熟练解决专业问题三种能力,只有沿着专业化道路不断探索才有可能取得真经。要脚踏实地,苦练专业素养;抬头看路,认清发展趋势;踏平坎坷,不惧疑难问题。

最后,朱树英结合他全部参加的四次全国法律人法律人马拉松赛,意味深长地说:专业发展之路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不管路有多远,我们都要一直跑下去。

路标在前,路在脚下,朱树英律师为我们深刻阐释了法律人专业修炼之路的基础信念。可见,朱树英律师的专业化之路既是逼出来的,也是熬出来的,还是干出来的,更是跑出来的。

随着律师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每一位律师只有以专业立足。靠专业立身,才可能赢得客户认可和获得良好口碑,才可能走得更远、跑得更远。总而言之,只要认准了专业发展之路,就不问路有多远,这是每一个从事法律行业的人都应该学习和升级的品质。

2021年5月1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以纪念《律师法》颁布25周年为由头的“第五届中国律师发展论坛暨2021·桂客年会”上,朱树英律师用了“两个28年”,讲述了“我和我的律师人生”。

1965年,朱树英进入上海建工。1992年,上海市政府的建设委员会要组建一个专业所,把他从单位里面借出来。这是他在老单位工作的28年,也是他人生中值得总结的“第一个28年”。从1993年到2021年,又是一个28年。在这28年当中,朱树英一直在做专业律师。这是他人生中值得回忆的“第二个28年”,也是他做律师与做律所的28年。有趣的是,他正好出生于28日(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第二天)。更加巧合的是,当时,建纬所有27个分所,加上总所正好是28个。

在朱树英看来,如果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事,大概率都会做成,做不成不应当。所以,他深有感触地说:前28年,这个行业把我培养成了一个律师;后28年,则是学着如何做好律师。

2021年1月,住建部给朱树英个人发来了一封感谢信,感谢他在建设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可见,专业化之路关键是要专心致志地做下去。前提是,要选对专业,要坚持做对专业。

正如朱树英所说,律师一定要选自己的专业,选好了,就不要再问路有多远,如同玄奘之路一样。

03从专业律师到专业律所

因为专业律师,我当然想到了专业律所。

朱树英律师谈到的“两个28年”,前28年是将自己养成一位名副其实声名远播专业律师的全部基础,后28年是创办了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并一直担任主任(直至2021年将指挥棒交给了年轻人)。

建所之初,朱树英主任便确立了八字办所方针:“超前、务实、至诚、优质”。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这八个字最后实际上浓缩成了两个字,那就是“专业”。所以,建纬开门30年来,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律师是专业立身,律所是专业做大。

作为建筑行业培养出的专业律师,朱树英始终存有“忠诚于建筑业”的信念,认为专业律师必须肩负促进行业发展、用专业回馈建筑行业的责任和使命。同样,建纬所30年来,始终以建筑房地产为专业,不断深化和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和地域,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化为前提的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之路。简而言之,建纬这30年的法律服务,就是只做建筑业,专做建筑业,全做建筑业。

从我对中国律师业的长期观察,我曾经将中国律师业的规模化发展归纳为十种模式,即自然做大、一元做大、合并做大、联盟做大、布局做大、联邦做大、火炬做大、联姻做大、巡回做大、专业做大。其中“专业做大”的研究与观察,就是来自于建纬所。

在我看来,所谓专业做大,那就是要基本达到“四大”标准:一是专业规模大,二是专业格局大,三是专业贡献大,四是专业成就大。

从专业规模看,建纬既有专业人员的规模,也有服务机构的规模。目前,建纬总分所共计1000多名法律从业人员,以诉讼、仲裁和非诉讼等法律服务方式为建设房地产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并不断深化和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和地域。同样,在专业服务机构上,截至目前,除了建纬上海总部之外,还在北京、深圳、昆明、武汉、长沙、杭州、天津等国内大型城市内建立了分所,形成了28家总分所资源共享的规模化法律服务规模。建纬所总分所之间实行统一的合伙人制度、专业方向、服务模式、核心管理,充分实现了各分所之间的专业品牌效应、资源共享与专业资源的统一调配。可见,建纬所资源共享的规模化专业法律服务,已经成了全国闻名的专业品牌。

▲前排左起第五位为刘桂明

从专业格局看,建纬既有坚持不懈的专业担当,更有超前务实的发展眼光。在巩固以往历史成就的基础上,在以邵万权为首的领衔团队带领下,建纬开始着眼于二次腾飞。“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丝绸之路沿线各地政府与海外贸易不断推进,同时也为建纬律所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着力点。顺应政策号召,建纬律所以PPP投融资模式的发展为基础,将业务中心转向房地产金融和基础设施板块的发展,并开拓了建设工程、房地产、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不动产金融、工程总承包、国际业务、合规与风控、公司与商事、水项目、保险、智能制造与智慧城市、争议解决等业务主板,业务渠道不断完善。

从专业贡献看,既有立法贡献,也有学术贡献。这30年来,建纬利用自己在部门立法和行业管理过程中的专业优势,为建筑工程、房地产、基础设施等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参与了《建筑法》、《物权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司法解释的讨论或提供专业修改意见。另外,建纬受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委托,协助起草《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和《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示范文本。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建纬出专著、专业办所刊、专业搞培训、“建纬律师”开公众号、建纬推线上公开课……所有这些“建纬出品”,不仅反映了建纬卓尔不群的专业实力,而且还彰显了建纬与众不同的专业贡献。

从专业成就看,建纬不仅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而且还收获了荣誉,赢得了赞誉。30年来,建纬聚集了众多有工程专业资格和背景的合伙人或资深律师,编著和出版了一系列在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书籍:《工程合同实务问答》、《建设工程法律操作实务》、《房地产开发法律操作实务》、《法院审理房地产案件观点集成》、《法院审理建设工程案件观点集成》、《墨斗匠心定经纬:建设工程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墨斗匠心定经纬:房地产疑难案件办案思路与执业技巧》《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演讲技能提升之道》《苦寒磨砺筑方圆——律师写作技能提升之道》、《“一带一路”国家工程与投资法律制度及风险防范》、《“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合规与风控实务》等。 同时,建纬以其在专业法律服务领域的卓越业绩,铸就了中国律师事务所的知名品牌,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并取得了多项荣誉: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司法部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被ASIA PACIFIC LEGAL 500评为“中国知名律师事务所”、获《亚洲商业》“中国最佳建筑律师事务所”等。

综合以上“四大”标准,最后又可以转化为“五有”的专业品牌,即有声可听、有文可读、有课可讲、有案可查、有书可送。朱树英主任就是一位业务做得好、文章写得好、演讲讲得好的律师。所以,朱树英律师不仅是一位在全国各地讲课多的律师,更是一位真正实现了“五有”成就的律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朱树英律师是这样的“五有”律师,越来越多的建纬律师也已经奔跑在“五有”律师的道路上。

对于建纬所“专业做大”这一发展模式,朱树英深有感触:“我的专业法律服务理念,使建纬同仁在建设工程和房地产领域的专业服务不是越做越窄,而是越做越宽,专业业务不是越做越少,而是越做越多。”

专业化之路,朱树英律师走对了,而且一直走得又稳又好。作为中国大陆第一批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房地产为主要法律服务领域的专业化律师事务所,建纬所同样也走对了,而且也一直走得又稳又好。

30年来,朱树英从来如此,建纬所一直如此。做对了的事一定是有效的,走对了的路一定是长远的。

再次祝愿建纬所专业化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长远、越走越优秀!

END

作者 | 刘桂明

编辑 | 建纬品牌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