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杭州15岁少年每天喝1瓶可乐突发脑梗死
当代年轻人,
工作压力大了,
靠“吨吨吨”喝饮料解压;
心情甭管好不好,
都要“吨吨吨”。
最近,
15岁的杭州小伙小周
就因为过量“吨吨吨”在跑步时突然倒地中风。
左侧肢体全瘫、
右侧颈内动脉闭塞、
颅内大面积脑梗死
......
这都是从15岁的小周身上查出来的病。
小周父母说,
小周爱喝可乐,
一天至少一瓶可乐起步,
兴起时能畅饮两三瓶。
医生表示,
身高176cm的小周体重超过200斤,
已达到肥胖标准,
且他空腹血糖偏高,
糖化血红蛋白处于临界值,
“发生大面积脑梗死与此密切相关”。
这年头,
喝饮料把身体喝出问题的人还不少。
深圳的王先生,
因为工作压力大,
每天都靠奶茶和可乐“续命”,
结果却差点丢了命。
把奶茶当水喝的王先生
很快出现了头痛、视力模糊、精神状态差等症状,
最后甚至直接昏厥在家中。
经送医检查后医生发现,
王先生颅内有将近15厘米的静脉血管出现栓塞。
最终医生通过微创手术,
才将王先生颅内的血栓取出。
广州的林小姐,
更是因为无节制喝奶茶,
导致血糖爆表,
确诊暴发性糖尿病直接被送入ICU。
奶茶、可乐这类饮料,
本身就是迎合年轻人需求的商品。
它们口味丰富,卖相也好,
既满足了消费者对日常甜味饮料的需求,
又具备强烈的社交属性和大量的文化赋予空间,
受年轻人追捧也是顺理成章。
甜味饮料偶尔喝喝可以,
但它们不能代替水!
因为大部分饮料,
多喝无益!
那运动饮料是不是没啥问题可以敞开喝了?
毕竟它看起来很有营养价值的样子。
敲黑板
含糖饮料的成分有大量果糖,其本身虽然并不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可以导致脂肪合成的显著增加,使体重增长;一些饮料中的色素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正常甜度的奶茶含糖量就达到了每杯35g。长期饮用此类饮料,容易导致糖分摄入过多,加重身体消化负担。人们容易产生饱腹感,从而降低食欲,导致营养失衡,影响身体发育,诱发超重、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有些奶茶中的“奶”是用植脂末代替牛奶,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科学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用植脂末做的奶茶,每300ml(相当于中杯奶茶)中就有0.5g到2.7g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长时间喝奶茶就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奶茶中的“咖啡因”还会让人兴奋。健康成人单次咖啡因摄入量最好不要超过200mg,然而市面上的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平均在270mg/L。像可乐这样的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盐和大量二氧化碳成分,长期饮用会影响人体钙元素的吸收,不利于人体骨骼发育,诱发缺铁性贫血等症状。此外,健康的人体多呈弱碱性,血液中的酸性物质过多不利于血液循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此时你的小脑瓜是不是有个完美的想法蹦了出来:
喝无糖饮料是不是就会好很多?
听起来,
无糖、低糖饮料能让众多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
在享受喝甜饮料过足嘴瘾的同时,
又少了很多“罪恶感”。
但其实,
很多无糖饮料比很多有糖饮料还甜,
这是因为添加了非糖类的甜味剂。
所有甜味剂的原理都是在欺骗大脑,
大脑接收到甜味信号后,
却发现血糖没有上升,
反而会增加对真糖的渴望,
这样可能不利于减重。
无糖饮料中除了甜味剂,
可能还有其他添加剂,
长期大量饮用,
再加上肥胖、饮食长期不均衡等因素,
可能反而会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调,
对皮肤抗衰老产生不利影响。
而无糖可乐这类碳酸饮料,
长期喝会使人体处于酸性环境,
容易引起矿物质的流失,
对牙齿也会有损伤。
那运动饮料是不是没啥问题可以敞开喝了?
毕竟它看起来很有营养价值的样子。
敲黑板
运动饮料与人体体液相近,的确能迅速补充人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但对于不常运动的人来说,却不适合经常饮用。
运动饮料中的钠离子和咖啡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儿童影响更大;其中含有的烟酸等成分,一旦超出人体耐受量,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患急性肠胃炎的人把运动饮料当葡萄糖喝,以补充能量,可能导致腹泻更严重。与碳酸饮料相比,运动饮料中所含的添加剂对牙齿腐蚀性更强。
经常运动的人,饮用运动饮料也一定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免体内离子浓度波动幅度过大。
好了,
看了这么多,
下回喝饮料的时候,
千万别贪杯!
管住嘴的同时,
也不要忘了多喝水迈开腿!
来源:央视网综合钱江晚报、广东台触电新闻、澎湃新闻、人民网、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