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纬30年 | 史德保:建纬,上海律师界的“怪孩子”
编者按
为庆祝即将到来的建纬30周年,“建纬律师”官微推出“建纬之声”专栏,面向全体建纬律师、律师助理、实习生以及广大读者粉丝征集《寄语建纬三十周年》主题文章。(详见:征文 | “建纬之声”专栏开启,“寄语建纬三十周年”,让我们听到你的声音)
今天刊登第三篇来稿《建纬:上海律师界的“怪孩子”》,让我们跟随原上海市委政法委秘书长史德保朴实而细腻的笔触,回到30年前,看看建纬成立最初的模样。
本文作者史德保,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委政法委秘书长。
▲原上海市委政法委秘书长史德保与朱树英律师在上世纪90年代的珍贵合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律师的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当时人称“两包律师”:办公室小,几个人合用一张办公桌,只能拿个公文包阅卷、办案,此为“皮包律师”;中午自带干粮,或买个面包充饥,这叫“面包律师”。我于1983年到上海市司法局工作时,这一状况未见太大改变,工作条件依然相当简陋。当时市属两个法律顾问处办公室不但偏僻、拥挤,而且三天两头搬家。
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情况才得以逐步改善。我在1991年正式接手律师管理工作时,上海律师队伍发展到将近3000人。上海律师的业务范围也从一般的刑、民案件法律咨询发展到除刑、民案件外,企业法律顾问、经济法律事务、涉外法律事务、海商法律事务、房地产法律事务等。
律师体制也在逐步改革,1984年法律顾问处改为律师事务所,1988年开始试办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律师可以留职停薪,由志同道合的律师自己组成律师事务所。到1991年底,仅企业法律顾问就有一万多家。可是当时上海律师的现状并不理想,律师事务所基本都是综合性的,缺少专业特色;律师也基本是刑民、经济包揽一身的“万金油"律师,缺乏专业分工。上海律师的服务领域、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想要上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就必须扩大专职律师队伍,培养一批能够娴熟处理重大经济法律事务的骨干,引导律师事务所发挥专业特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建设委员会政策法规室主任黄健之、兼职律师朱树英等三人找上门来,商量要办附属于市建委的上海市建委律师事务所。三个年轻人,振振有词,言谈举止给人印象良好。特别其中的朱树英律师,虽非科班出身,但兼职期间办案顶真,办案的卷宗,一看让你服帖,材料齐全,文字清晰,条目有当,辩护词写得逻辑性、说理性很强。这几位年轻人既懂业务,又懂法律,正是我们所企求的法律人才,而且建委又是个业务大户。
部门律师事务所不能办,这是原则,不能搞双重标准,但这些人才弃之又可惜,两难之间,怎么办?万事有变通,没有灵活性,原则性也就没有意义了。思考再三,我同意他们办建纬律师事务所,但两年之内,要放弃原编制,脱离市建委。两年过渡期内,他们须接受市司法局和市建委的双重领导和管理。双方达成协议,从此上海律师界诞生了建纬律师事务所这个“怪孩子”。
往后证明,当时这个决策没错。按期脱离建委后,朱树英律师一直担任建纬律师事务所的所主任。朱树英的主任当得好,建纬屡屡受到司法部、市司法局领导部门的表扬、嘉奖,他本人也成为上海律师中唯一最早的市政协常委,而且连任两届。转眼间已是三十年过去了,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朱树英律师也已不再年轻。今年初,建纬律师事务所按照计划有序地完成了新老交接,由邵万权律师接过了事务所主任的接力棒。但朱树英律师依然兢兢业业,一日不停地埋头业务。他被公认为全国建筑、房地产法律专家,他走遍全国大、中城市,给律师、司法部门、房地产业界、大学师生讲课。我看他连休息日,都是在讲坛上和往返飞机上度过的。我没有中断过与他的联系,我熟悉他们事务所的许多同事。我佩服朱树英的钻研精神,佩服他工作和生活的永恒节律。他每天记日记,晚上九点准时休息,早上七点上班。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打乱他。
▲2021年3月5日,在建纬新址(外滩金融中心S1幢31楼),史德保先生受邀来访,与朱树英律师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
三十年前,建纬律师事务所经上海市司法局的同意和批准,近乎标新立异般地走上了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三十年来,我见证了建纬这个“怪孩子”逐步完成前期积累,逐渐在规模、业务、办公条件等方面比肩境外同类事务所,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的转型。相信在下一个三十年里,建纬能作为整个中国律师界的“怪孩子”,保持“怪孩子”的成长力和韧性,稳步走向更广阔的法律服务市场。
END
作者 | 史德保
编辑 | 建纬品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