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平等不一定就是公平
乐活心疗
新婚姻法正被热烈谈论中。新法主要有两条:房子若是父母出资,若离婚,谁父母出资房子归谁;如果是婚前买的,那么谁首付房子产权归谁。
有女人开始说,我不结婚了,要苦半辈子,时刻冒着被感情和性爱背叛的危险,最终甚至没房子分,没家财补偿,最后的安全感保障也破灭了。女人以后自己买房,供房,自己享受人生算了。
又有早已自买房的独身女人说,新婚姻法很好,体现了宝瓶世代的来临,让男女真正平等起来,谁多付的房子归谁。
有人质疑,那么女方多年来一起供房子付出的钱怎么算?也有人说,新法让女人不再为房子而结婚,婚姻可以重新回到爱的基点上,回复纯真。
假如我也加入讨论战团的话,我会打趣说,这法可以保障时下越来越依赖女方照顾自己的无能宅男,在离婚后不得无赖地向有钱的女方索偿,也不坏!
当然,这新婚姻法是很中国的,因为中国的婚姻一直跟房子挂钩,男女家讨论的嫁娶条件都是谁付首付,谁供房子,有房后便谈车,谈孩子。外国的例子不一样。譬如美国,假如你能证明你已和伴侣同居一段日子,分开后还是有权要求可分对方的一半家财,除非已签了另行协议。
哪种法律才能提供真正的保障呢?回到问题的源头,到底一段婚姻需要保障什么呢?能计算的永远只是财产、物质或可见的金钱支付。但婚姻应有另一重要元素,那是感情。物质损失可以计算合理的补偿,但感情损伤呢?或者说岁月、青春、善意的期待等,到最后没有合情的回报,应如何算,如何得到保障呢?
先别误把立法当成公平。为财产分配立法表面是为平等,但平等并不一定就是公平。平等是计算出来的,没有把爱恋或婚姻中很重要的情感因素算进去;公平却是道德,是要合情合理,需要关注彼此的感受和意愿。爱的法则,永远只能靠修养和良心责任得以维护。为分得财产而建立的虚拟安全感是假的,假到当立法不能分家财时便马上否定婚姻。男女是时候重新正视婚姻和爱情,别再走歪路伤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