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2

法庭上最难解的恨,来自骨肉错爱|庭前独角兽

法律人2023-05-20 03:47:460

家,是个让人滋味百生的字眼。

每个人一生会经历两个家,一个是出生与成长的家,另一个是成年后自己的家。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最初的感知与认识,便是前面这个“原生家庭”所带来的。

法庭之上的诸多纠纷,有为之计深远的父母之爱,却也不乏伤人于无形的至亲之刺。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矛盾一旦发生,仿佛带钩的利刃,易伤而难解,成为折磨人一生的枷锁与噩魇。

高压式管教就能培养听话的孩子?

在儿子小学的时候,她发现丈夫已出轨三年。

为了不影响儿子学业,她熬到儿子考上大学才办了离婚手续。与儿子挤在一室户的公房里,本想生活再艰苦,但只要母子俩相依为命,就也知足了。

谁料想,她的隐忍与付出,换来儿子辍学、赌博、好吃懒做,不停地换女朋友。甚至对母亲实施家暴。

儿子索求无度,她的退休工资难以为继,只能选择去餐厅端盘子。伤痕累累的双手,经常托不住盘子而摔碎,遭老板责骂、被顾客嘲讽,多少次躲在无人的角落里抽泣。

直到有一天,她狠狠心对自己说:这种生活,过够了!这儿子,不要也罢!

她来到法院,起诉要求儿子搬走。

要不是在法庭上亲眼看到一段手机视频,我或许会被眼前乖巧理性、应答自如的儿子所蒙蔽。

手机视频是数年前她家邻居透过窗户拍的,她趔趔趄趄逃到楼下,警车已经停在楼道口,儿子也全然不顾,上去一记过肩摔,开始拳打脚踢……

我生气地质问他:是不是经常家暴母亲?

他异常冷静地回答:向来母慈子孝、关系和睦,那一次只是偶然的冲动。

我察觉到他眼睛里居然透出一丝狡黠得意的神情。突然想起,她之前在电话跟我提过,儿子为了不让母亲身上留有伤痕的证据,会用被子将她蒙住暴打,不禁寒意顿生。

为了探究如此激烈的仇恨来源于何处,我找了次机会与他谈话。他始终以一种客气与我保持着妥适的心理距离,心门已对这个世界关闭。

慢慢我才了解到,丈夫出轨后,她的世界突然没了寄托,儿子便成为她的全部。所有的生命价值与未来期望都捆绑到儿子身上,孩子的成长路上,不容许对母亲有一丝丝忤逆。

“他怎么突然就像变了个人……”

她一直不解,儿子从“天使”变成“魔鬼”,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

事实上,所有的火山爆发,都是待岩浆中的气体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才会轰然现世。

这样的母亲,你说爱不爱她的孩子?

当然爱。但是,多数为人父母,往往有爱无教。

这样的原生家庭,家长无法从心理上走出与家庭的共生期,孩子只是工具和寄托。高压式控制,道德绑架,她将自己的生活焦虑转嫁于儿子。儿子依赖暴力与刺激,把对这个家的憎恨,报复性宣泄到他母亲身上。北大才子弑母案,莫不如此。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渐行渐远的目送。

从原生家庭脱离,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寻找自我,才是正常的生命轨迹。

受困于孤独的绝望,背离生命发展的本能,酿就了人生悲剧。

包办式家庭可培养能干的孩子?

“法官,你看看我这个可怜的老人吧。”

一起民间借贷案件庭审结束后,被告的老父亲走到我面前,颤颤巍巍掀开上衣,腰部蚯蚓般的刀疤触目惊心。一旁的老伴,也试图掀起裤腿,给我看她刚动过手术的腿。

他们将生命的苦痛毫不犹豫地展示出来,是为了让我能同情他们的儿子,一个欠了数十万债务,长得一表人才,三十多岁仍在家啃老的儿子。在他们看来,我的同情很“值钱”,能够抵销掉一部分儿子的债。

“我侄子可是XX名牌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借的钱投资输掉了,但是肯定会赚回来的”,他姑姑也凑过来。

“对的,对的,我们也都借了钱给他,请法院宽容宽容”,陪同而来的其他亲戚,开始七嘴八舌。

对着扑面而来的“好意”,这位一表人才的被告却是一脸鄙夷,毫不领情。

“为什么现在还不出去找工作?!”我怒其不争地问他。

他傲视了我一眼,不屑地说了句,“别人都不要我。”

无独有偶,我刚审完另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一位老母亲把家里的两套房全部卖掉,也为了给宝贝儿子偿还数百万的外债。自此,养老没有着落,跟随离了婚的儿子东躲西藏、风餐露宿,还要陪着来开庭。

她依旧很自豪地跟我说,“我儿子读书时可一直都是学生干部,被单位辞退前还是车间的小组长呢!”脸上沧桑的皱纹,疲惫地跳跃着。“他只是上了别人的当啊……”

她和身高一米八的儿子,站在我面前。伛偻和壮硕的反差,让人不禁唏嘘。

这本该是她坚强的依靠啊,现在却反过来,仍试图用她自己孱弱之躯为儿子遮风挡雨。

我能想象,三十年前,她应该也是这样牵着幼儿园闯祸的儿子,去找老师赔礼道歉的吧。

这样的父母,你说爱不爱他的孩子?

当然爱。但是,爱是一把双刃剑,镌刻人心的过程,可以大放异彩,也可以刺下伤痕。

这样的原生家庭,习惯性剥夺孩子作为独立个体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力。以至于,孩子即便生理上已经成年,性情、人格、观念仍未发育健全。

这便是我在法庭上见到的现实版“巨婴”。他们身后,都站着事无巨细凡事包办的父母。看似爱护,实则自私。以爱之名,进行非爱性掠夺,甚至纵容犯错乃至犯罪,最终覆水难收。

自我内核,不是在无忧无虑的乌托邦里构建成型的。

历经困苦、挫折,方能百炼成钢。

偏爱式家庭会培养坚强的孩子?

她和老父亲已经数十年没有来往。父亲起诉她,要求赡养。

法庭上,父亲拍着桌子,白发冲冠“真是白养你了!”

她指着父亲的鼻子,歇斯底里“你不配做父亲!”

她有多恨父亲?

恨他寒风凛冽里,把出生才数月的她放到麦田里,想活活冻死。

恨他从来没有给过笑脸,只让她穿姐姐的旧衣旧鞋,吃哥哥的剩菜剩饭。

恨他把钱倒贴给孙子,然后起诉她一人要求赡养。

“你为何要把我生出来?!”她咬牙切齿。

此前,她已被父亲起诉过一次赡养。历经上诉、再审,跨时两年多。父女关系,濒临冰点。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概莫能外。

在传统思想掌控下,女儿易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我见过,生前就把养老的房子转到爱儿名下的,前后写了七份遗嘱将财产赠与儿子的,一边向女儿极力索取、一边对儿子拼命给予……

还有这样一份公证遗嘱,内容仅三条,“滴水不漏”:

一、如果过世时动迁已拿到安置房,那么安置房归两个儿子所有;

二、如果还没拿到安置房,那么动迁款归两个儿子所有;

三、如果还有其他财产,也归两个儿子所有。

要知道老人除了两个儿子,还有个女儿。

我问原告,为什么只起诉这个女儿赡养?

他说,我不起诉,怎么见她啊?

我看到她的眼睛闪烁了一下。

在她远离家庭的时间里,刻意把自己活成无根的浮萍。事业不赖,但个人生活一团乱麻。离婚两次,整个人眼神涣散,颓废又消极。她说,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会幸福。

“父亲真的从来没对你好过?”

她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嗫嚅着“重大事情上是帮过我,我也是念这些的……”刚柔软下来,一触碰痛苦的记忆,她立刻又恢复了冰冷的状态。

这样的父亲,你说爱不爱他的孩子?

当然爱,只是每个人爱容量是有限的,这里分多了,那里就少了。

这样的原生家庭,不被偏爱的孩子在需求与现实的夹缝里挣扎。通常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无原则地讨好他人,另一个是野蛮生长、浑身带刺。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为了唤起家长的关注,以期“被看见”。谁不希望自己才是那块“心头肉”呢?

成长的过程,都需要足够的亲近感、安全感与归属感。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聪明俊秀的孩子固然讨人喜爱,同时也应怜惜顽皮愚笨的孩子。对待孩子,最怕比较与偏待。

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至亲之间的矛盾,相比其他类型更难化解。原因就在于,这裂痕经年累月已经深入骨髓。

小猫最放松的姿态,是把最柔软的腹部袒露给信赖的主人。至亲彼此毫不设防,无所顾忌地抛出最难听的话语,作出最绝情的举动,留下最深刻的怨念。

我是一名法官,可以通过一纸判决支持符合法律规定的诉求,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挽救每一个不幸的家庭,治愈每一段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面对撕裂成碎的亲情,冷漠如冰的血缘,我必须保持职业冷静与理性,但触及人伦道德的思量仍会内心疼痛不已。

在这里,诉讼结果有胜败之分,却没有哪一方是赢家。

《颜氏家训》里说,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无不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

孩子如同父母的一面镜子,对情绪的控制及成熟度,对人生的态度与观念,处理关系的方向与能力,均被映照无余。

童年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三个故事里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亲密关系是亲子关系的投射。

成长于家庭氛围好的孩子,往往对健康的爱拥有敏锐嗅觉,具备接收与表达爱的能力。

相反,成长于凑合、争吵、冷战环境下的孩子,缺乏保护和关爱,即便可以装作若无其事,内心已然千疮百孔。至于那些被溺爱的孩子,最爱的是他们自己,又何谓爱他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主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发现生命的唯一和独特,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爱与自由,方为父母之道。

与其埋怨,不如共成长

当然,完美的父母毕竟少数。

热播剧《欢乐颂》中樊胜美有句名言:“一个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难道原生家庭真的难以逾越,无从逃脱吗?

越渴望爱的人,越得不到爱,这真的是绝望的咒语吗?

还是我们找到了人生逆境的借口,继续自怨自艾了?

苏格拉底早给出了答案:

改变的秘密,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建造新的东西上,而非与过去抗衡。”

父母皆凡人,人性的弱点和短处,无法避免。

我们无从选择原生家庭,无法苛求父母,但可以改变自己。

原生家庭,仅决定了前半生的人生质量。

如何成长,则是需要我们一辈子探索的问题。

《都很好》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百转千回之后,最终选择与家庭和解。那时,父亲苏大强却患上艾尔兹海默症。女儿的原谅,他已无法接收。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在那起赡养案子的判决书里,我劝诫道:

“诚望被告能放下往日怨尤,多思原告之恩情,多念尽孝之机会,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憾……”

何苦要阅尽沧桑,才能切身体会血浓于水的温度,实现彼此的原谅与和解呢。

放下对原生家庭的执念,走出自我束缚的困境,从而回归自我的生命旅程,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要知道——

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

那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的归宿。

编辑

刘佩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