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4

细思恐极!医生直播妇科手术……律师:破解他人摄像头或买卖“偷窥视频”违法!

法律人2023-06-05 22:49:140

近日

有网友爆料称

“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

能够看到疑似破解了学校、医院等

公共场所摄像系统的监控视频”

引发关注

1月18日

山东省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分局

发布一则情况通报:

2022年1月18日16时许,日照市公安局东港分局接群众举报一医生疑似在网上直播妇科手术片段,遂即对涉事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于18时许将涉事医生厉某抓获。目前已立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东港警方提醒:该视频、图片涉及个人隐私,请广大网民不议论、不传播,违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案情回溯

据爆料网友称,其于1月15日下午偶然在B站进入一直播间,从直播间的对话内容得知,系一名男性麻醉师对一名女患者做妇科手术时进行的直播。

该网友还说,在直播过程中,女患者曾询问一名在场的女医生,现场的男性人员是不是为其做手术的医生,女医生则表示此人是麻醉师。

此后,爆料网友称,因不知情,女患者在手术期间一直被该名男麻醉师偷拍隐私部位并直播,期间,女医生也没有阻止该行为。

类似事件已多次发生

无独有偶

1月15日

也有网友在豆瓣上发帖称

“B站利用教室摄像头偷拍女老师

医院摄像头监控画面也被泄露”

该网友在帖文中

附上部分视频截图

表示这不是个别现象

并认为

“举报掉一两个UP主是无效的

大量监控摄像头已经被破解

画面内容流向黑色产业”

▲ 学校教室监控遭泄露

平台回应

针对上述情况

B站官方微博

@哔哩哔哩弹幕网

于1月17日发布处理公告:

“接到用户举报称

疑似有人使用非法手段

破解摄像头

上传视频监控画面至B站

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排查

下架了相关内容”

B站同时对上传相关内容的账号

进行了封禁

并将账号信息

报备给了主管部门

后续调查正在进行中

同时

B站警告称

此类行为涉嫌

严重侵犯个人隐私

属于违法行为

一经发现

将会依法严肃处理

如果用户发现此类内容

请立即联系在线客服

网友热议

事件经过多日发酵后

1月19日

话题#网上直播妇科手术

涉事医生已被抓获#

冲上了热搜

有不少网友依然质疑

B站审核机制的有效性

B站的封禁治标不治本

最根本的问题是

设备保护隐私存在漏洞

事件被曝光后

公共场合的监控和隐私问题

正在越来越多地引发关注

个人如何防止被非法偷窥?

专家也给出了建议:

第一、通过正规的渠道去购买大品牌,以及通过网络安全认证的摄像头来避免被植入病毒。

第二、摄像头不要朝向敏感区域。

第三、对摄像头的默认口令进行修改,最好修改成带有复杂口令的强密码。

第四、对摄像头的固件以及App保持常态化更新。

图源网络,图文无关

普法知多D

律师:破解他人摄像头或买卖“偷窥视频”都是违法行为!

在网络上直播妇科手术,有悖于医生的职业道德,更是涉嫌违反法律。患者就诊,病情属于个人隐私。《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六条中有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厉某作为医生,置道德和法律于不顾,打着直播的旗号,破坏正常就诊环境,伤害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失去了最起码的伦理道德。

除此之外,破解他人安装在私人空间的摄像头,并获取他人隐私视频的行为是否违法呢?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白小莉律师表示,破解他人安装在私人空间的摄像头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从民法角度而言,该行为很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以及侵害他人的个人信息,受害者可向法院对破解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

白小莉律师认为,关于隐私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个人安装在私人空间的摄像头,所拍摄的内容很可能属于不愿为其他人所知晓的私密行为,属于个人隐私。如果破解他人安装在私人空间的摄像头,且摄像头所拍摄内容包含个人隐私的话,破解者就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关于个人信息,《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破解他人安装在私人空间的摄像头所得到的画面,即使不包含个人隐私,也会有较大概率拍摄到个人面部信息,或言语交流中所包含的个人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信息,上述内容都属于是个人信息。所以,破解他人安装在私人空间的摄像头,破解者很可能会对他人的个人信息造成侵害。

那么,不法分子破解他人摄像头会受到哪些处罚呢?

白小莉律师表示,从刑法角度而言,破解他人安装在私人空间的摄像头,并且非法获取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构成了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数罪并罚。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央视网评

视频平台的崛起,让每个人都拥有了“成名的五分钟”,然而,从低俗的“擦边球”直播、侵犯版权的“二次搬运”,再到被破解的监控画面,不断试探底线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不够完善的平台审核机制,导致视频平台上乱象层出不穷。

比起每回事后致歉的“亡羊补牢”,平台应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完善人工审核制度,提升技术审核效率和质量,加强自纠自查,杜绝成为违法犯罪的“新温床”。

监管部门不但要提高平台违规成本,更要加大力度打击视频平台有害公序良俗、侵犯个人隐私的违法犯罪行为,将违法违规视频真正“扼杀”在摇篮里,让每一位公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对于视频平台的此类乱象

你的看法是?

欢迎留言!

来源:广州普法综合自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妇女报、凤凰网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