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执法谁普法丨花都区民政局:创新普法形式,打造“法治民政”
广州普法

“七五”普法期间,花都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开展“七五”普法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努力做到认真学法、切实知法、自觉守法、规范用法、坚定护法,扎实推进普法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七五”普法责任
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始终坚持把“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民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安排、同部署、同学习,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开展“七五”普法工作的有关要求,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局长为常务副组长,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及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局领导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研究部署和督促检查民政系统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并设定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有力提高了民政工作的普法宣传教育和行政执法水平,制定印发花都区民政局普法责任制清单,明确各部门在“七五”普法期间的工作职责,研究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将普法宣传教育经费纳入局公用经费预算予以保障,为切实做好普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2019年普法工作年度会议

2019年普法工作年度会议领导讲话

普法责任清单
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落实系统学法用法工作

2019年党日《宪法》普法学习
一是局党组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将宪法和法律法规纳入党组中心理论组学习内容,坚持领导干部自学和集体学法,带头学法守法用法。

2016年社会组织政策培训
二是每年定期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将《宪法》《行政许可法》以民政业务政策法规等列入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增强应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同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组织参加培训、举办法律讲座、学法考试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试制度,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与律师事务所合作,签订《常年法律顾问服务合同》,为花都区民政局提供法律咨询、法制宣传讲座等11项服务。
四是落实行政诉讼案件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局行政负责人为应诉第一责任人。近年来,花都区民政局无行政诉讼案件。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积极组织新任工作人员参加学法考试,按程序申请执法证,2020年安排新入职的14名工作人员申领行政执法证并通过考试,目前花都区民政局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31人,在执法过程中,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执法。

2020年执法证考试现场
多措并举,
注重社会普法宣传工作
按照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的有关部署,结合“七五”普法的有关实施步骤,多措并举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019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
一是突出抓好以宪法为主,全面提升民政干部法制水平的宣讲学习,举办宪法专题宣讲会、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素质和水平。

养老院培训《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二是完善依法行政公开工作,制定《花都区民政局行政执法人员名单》《花都区民政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广州市花都区民政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清单》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开,设置民政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对社会救助信息、养老机构信息、社会组织信息等进行专项公开,增强民政信息透明度,接受群众广泛监督。
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建立完善办文审核审批制度,局办公室履行行文工作职能,对机关发文进行严格审核,对科室起草的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力义务的文件,进行提醒告知,对拟制发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规定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合法性审查后提请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审查报备的规定向区法制部门送审和报备。

2020年5月20日在婚登宣传《婚姻法》
四是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积极参与“12.4”全国法宣传活动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参加现场咨询活动,现场派发宣传单张,广泛宣传民政工作法规井现场解笞群众的疑难问题,切实做到深入群众一线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持续做好重要节假日的普法宣传工作,重点在清明、重阳、“2.14”“5.20”等开展殡葬改革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宣传;通过培训会等形式开展低保、低收、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业务培训;每年组织对社会组织开展年度报告提交暨相关政策培训;通过镇街社工站派发宣传资料、现场咨询、专题培训等形式,普及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知识,展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成果,同时提升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与认同度,为加强新时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突出重点,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

婚姻登记处普法宣传栏
一是积极探索创新普法宣传教育形式,在传统宣传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报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及民政有关政策。2018年与区广播电视台联合设置“民生大事”栏目,每月一期对低保特困、社会组织、地名管理、流浪救助、儿童福利、社区养老、婚姻登记、村务公开等政策法规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对民政政策法规及典型人物的专题报道,集中反映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社会治理以及促进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成果,宣传效果明显。

花都湖法治园地普法宣传栏
二是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与区人民法院“亮姐工作室”合作,邀请幸福观护员无偿为婚姻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情感辅导、心理疏导、婚姻关系劝导调解等服务,化解家庭矛盾,调和夫妻感情,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向公安、司法、税务、卫计等部门提供相关婚姻登记信息。

《家在何方》获奖
三是自2016年以来,区救助管理站定期开展寻亲服务主题宣传周暨救助站开放日活动,广泛宣传救助法规政策,重点开展寻亲服务宣传,普及寻亲知识,公告寻亲信息,展示寻亲服务成效,2016年以来救助9795人次,成功为749名受助人员找到亲属,长期滞留在救助站的无身份信息人员由的300人下降至现在的58人,共收到全国各地家属寄来的锦旗和感谢信40多面,寻亲事迹被《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钱江晚报》《环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9年区救助管理站录制的《家在何方》被市委组织部评选为第十届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特别奖和最佳策划奖,该站刘明山同志当年被评为“花都好人”和“广州好人”。
注重运用,
突出普法宣传实效
一是“七五”普法期间,开展普法活动66场次,法制讲座5场次,制作普法宣传栏40期,发送普法微信88条,制作普法资料12200份。组织局系统干部职工参加宪法、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和考试,考核人数达到100%以上,考核成绩全员合格。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和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各业务,做到公正办事,严格执法,2016年以来未出现因本单位执法不公、不当引发涉法上访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局领导班子成员、本系统工作人员未发生违法案件被追究刑事责任。

2019年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及派发小毛巾等宣传礼品

2020年7月开展《民法典》普法学习培训班
二是学法运用成效显著,建立主动救助机制,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社会救助力量体系和社会救助专干力量,主动发现,精准施救,城乡低保标准从2015年的650元提高到2020年的1080元,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从2015年975元提高到2020年的1620元,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从2015年的1177元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1728元(1751元),孤儿养育标准从2015年的1547元提高到2020年的2570元。2016年以来,发放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各类民生保障资金36432.99万元,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基本生活。2017年依法依规完成244个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完成率100%;“一肩挑”比率为94.7%,“两委”交叉任职率达89.1%;村、社区基层民主参选率分别为99.31%、97.25%,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集体”证书

“全国百优社会工作案例”证书
2018年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中,花都区民政局广泛开展地名普法宣传,依法开展地名普查,民政部、省民政厅先后多次到花都区调研、召开现场会,花都区地名普查成果作为全国唯一家示范单位在全国地名普查成果验收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及展示,被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表彰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先进集体”;2019年被评为“广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先进单位”;2019年《排忧解难,与你同行-外来工信访个案危机介入服务》入选“全国百优社会工作案例”。
来源:花都区民政局

点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