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70岁啦!这些变化你知道吗?
广州普法
70年前的5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
它被毛泽东誉为
“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
它不仅打破了
妇女身上三从四德的枷锁
还以法律形式
确定了关于婚姻的这些事儿
……
婚姻不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嫁给谁,你说了算!
男人也都不要想着
像和珅一样有9个老婆了
老老实实一夫一妻制
什么贞洁牌坊?赶紧都拆了吧
寡妇可以再婚了!
结婚就要改名字?凭啥?
我还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童养媳也不要想了
又当保姆又当媳妇
这不是影响妇女儿童活出自我吗?
禁止以婚姻问题索取财物
关于这点,
在人民出版社当年出版的
《新婚姻法图解本》里
列举了三大理由
在旧社会里,要嫁女儿的,便向男家索取“财礼”“身价”。这是买卖婚姻,害处很多:
第一,害得劳动人民娶不到老婆,一辈子当单身汉。
第二,把女人当成货品,和牛马一样任意买卖 ;男子因为娶老婆要花钱,所以就把老婆当作奴隶。
第三,有些人因为要花钱娶老婆,被迫把自己的田地或耕牛都卖掉了,这样就妨碍了生计。
柴米油盐酱醋茶,谁来养家?
在这部法律里明确规定
夫妻双方均有参加工作的自由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该怎么办?
法律允许你们离婚
这一规定在全球也算领先
意大利直到1970年
才立法允许离婚
1952年的一张离婚证
随着时代的进步
婚姻法也在不断发展
1980年9月10日颁布的《婚姻法》,将“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作为判决离婚的条件。
2001年4月28日,再次进行了33项修改的《婚姻法》实施,并沿用至今。其中“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尤为醒目,这是中国首次在国家级立法中对家庭暴力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在《婚姻法》的领衔下,2005年,“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写入《妇女权益保障法》;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实施,“法不入家门”成为了过去式。
要想让婚姻获得法律保障
那这个东西你必须有
这版红彤彤的结婚证
自2004年1月1日开始使用
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
设计并印制
在这之前的婚姻证书
都长什么样儿?
距今100多年的“鸳鸯礼书”
▼
有史记载的、由官方颁发的结婚证,出现在清代,被称之为 “鸳鸯礼书”,也叫“龙凤帖”“网丝婚书”。
太平天国时期的“合挥”
▼
为什么叫“合挥”呢?“合”意为合并的意思,“挥”是粤语方言,凭证的意思。太平天国时期,新郎新娘在婚礼举行前必须一同前去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向当地政府领取专门的“票签”,这就是“合挥”——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结婚证书。也有学者认为,“合挥”是为维护军纪,向其低级官员颁发的、准许他们携带“配妻”随军的凭证。
清末民初时期的“便条式婚书”
▼
1912年后婚书改用油墨印刷,词藻华丽优美。婚书上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都要写出来,有的还要写清楚订婚或举行婚礼时的饭庄,各种名称排了长长一串。这与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嫁习俗关系密切。清末到中华民国初期,这种便条式婚书在普通居民中非常流行。
民国中后期样式精美的婚书
▼
这是一张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的结婚证书。采用典型的民国中期结婚证书样式,创意新颖,样式精美,印艺高超,比例适当,看上去令人赏心悦目。民国后期,婚书保留了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证婚人、介绍人等内容,而且样式繁多,除了山水风景、龙凤呈祥等图案,洋气的小天使、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和北洋政府的五色旗也都出现在不同的民国婚书上。此时的结婚证书上女方姓名完整,开始体现出男女双方地位的平等以及对婚姻自由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后展现平等与自由
▼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婚姻制度堪称婚俗史上的里程碑,当时颁布的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这一里程碑式的跨越,体现在结婚证书写上“自主自愿”的字样,以示婚姻的自主性。
改革开放后……
▼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结婚证不再是夫妻两人压在箱底的婚姻纪念品,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人们使用结婚证的次数日趋增多,于是结婚证也随之“返璞归真”,逐步取消了复杂的图案,并由奖状式变为护照式。
◇男子将79岁母亲活埋,法理不允,天理难容!
◇警方紧急提醒!许多女性已中招,细节触目惊心
◇11位疾控专家盯了6道菜40分钟!实验结果惊人……
◇夫妻别做这三种事!否则可能会坐牢!
◇31岁男子突然双耳失聪,只因经常做这事!每个人都要当心
◇@广东车主:5月6日起用ETC走高速有惊喜!
来源:人民政协网、贵州省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