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错爱,能把孩子养成“废物”?
广州普法
当高压管教下的“乖孩子”对母亲拳打脚踢,当包办式家庭“巨婴”依靠年迈的父母遮风挡雨,当不被偏爱的孩子拒绝赡养老人、质问父母“你为何要把我生出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又愿意相信人性中如此纯粹美好的情感也会有相见于法庭的一天。
法庭之上,有为之计深远的父母之爱,却也不乏伤人于无形的至亲之刺。这些法官讲述的真实故事道出了骨肉错爱的悲哀与辛酸。
家,是个让人滋味百生的字眼。
每个人一生会经历两个家,一个是出生与成长的家,另一个是成年后自己的家。
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最初的感知与认识,便是前面这个“原生家庭”所带来的。
法庭之上的诸多纠纷,有为之计深远的父母之爱,却也不乏伤人于无形的至亲之刺。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
矛盾一旦发生,仿佛带钩的利刃,易伤而难解,成为折磨人一生的枷锁与噩魇。
高压式管教就能培养听话的孩子?
包办式家庭可培养能干的孩子?
偏爱式家庭会培养坚强的孩子?
她和老父亲已经数十年没有来往。父亲起诉她,要求赡养。
法庭上,父亲拍着桌子,白发冲冠“真是白养你了!”
她指着父亲的鼻子,歇斯底里“你不配做父亲!”
她有多恨父亲?
恨他寒风凛冽里,把出生才数月的她放到麦田里,想活活冻死。
恨他从来没有给过笑脸,只让她穿姐姐的旧衣旧鞋,吃哥哥的剩菜剩饭。
恨他把钱倒贴给孙子,然后起诉她一人要求赡养。
“你为何要把我生出来?!”她咬牙切齿。
此前,她已被父亲起诉过一次赡养。历经上诉、再审,跨时两年多。父女关系,濒临冰点。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概莫能外。
在传统思想掌控下,女儿易成为被忽视的群体。
我见过,生前就把养老的房子转到爱儿名下的,前后写了七份遗嘱将财产赠与儿子的,一边向女儿极力索取、一边对儿子拼命给予……
还有这样一份公证遗嘱,内容仅三条,“滴水不漏”:
一、如果过世时动迁已拿到安置房,那么安置房归两个儿子所有;
二、如果还没拿到安置房,那么动迁款归两个儿子所有;
三、如果还有其他财产,也归两个儿子所有。
要知道老人除了两个儿子,还有个女儿。
我问原告,为什么只起诉这个女儿赡养?
他说,我不起诉,怎么见她啊?
我看到她的眼睛闪烁了一下。
在她远离家庭的时间里,刻意把自己活成无根的浮萍。事业不赖,但个人生活一团乱麻。离婚两次,整个人眼神涣散,颓废又消极。她说,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会幸福。
“父亲真的从来没对你好过?”
她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嗫嚅着“重大事情上是帮过我,我也是念这些的……”刚柔软下来,一触碰痛苦的记忆,她立刻又恢复了冰冷的状态。
这样的父亲,你说爱不爱他的孩子?
当然爱,只是每个人爱容量是有限的,这里分多了,那里就少了。
这样的原生家庭,不被偏爱的孩子在需求与现实的夹缝里挣扎。通常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无原则地讨好他人,另一个是野蛮生长、浑身带刺。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为了唤起家长的关注,以期“被看见”。谁不希望自己才是那块“心头肉”呢?
成长的过程,都需要足够的亲近感、安全感与归属感。
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至亲之间的矛盾,相比其他类型更难化解。原因就在于,这裂痕经年累月已经深入骨髓。
至亲彼此毫不设防,无所顾忌地抛出最难听的话语,作出最绝情的举动,留下最深刻的怨念。
法官可以通过一纸判决支持符合法律规定的诉求,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挽救每一个不幸的家庭,治愈每一段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颜氏家训》里说,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无不是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
孩子如同父母的一面镜子,对情绪的控制及成熟度,对人生的态度与观念,处理关系的方向与能力,均被映照无余。
童年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三个故事里的孩子,都没有办法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
成长于家庭氛围好的孩子,往往对健康的爱拥有敏锐嗅觉,具备接收与表达爱的能力。
相反,成长于凑合、争吵、冷战环境下的孩子,缺乏保护和关爱,即便可以装作若无其事,内心已然千疮百孔。至于那些被溺爱的孩子,最爱的是他们自己,又何谓爱他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主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发现生命的唯一和独特,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的爱与自由,方为父母之道。
与其埋怨,不如共成长
当然,完美的父母毕竟少数。
我们无从选择原生家庭,无法苛求父母,但可以改变自己。
原生家庭,仅决定了前半生的人生质量。
如何成长,则是需要我们一辈子探索的问题。
《都挺好》中姚晨饰演的苏明玉,百转千回之后,最终选择与家庭和解。那时,父亲苏大强却患上艾尔兹海默症。女儿的原谅,他已无法接收。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在那起赡养案子的判决书里,我劝诫道:
“诚望被告能放下往日怨尤,多思原告之恩情,多念尽孝之机会,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憾……”
何苦要阅尽沧桑,才能切身体会血浓于水的温度,实现彼此的原谅与和解呢。
放下对原生家庭的执念,走出自我束缚的困境,从而回归自我的生命旅程,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要知道,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
那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的归宿。
来源:微信公众号“庭前独角兽”
温馨提示:如果本公号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公号联系,本公号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安排处理。请致电:020—8310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