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近半遗嘱由独生子女父母立下,“防媳婿”条款受欢迎

广州普法
点击关注我们
《都挺好》昨晚迎来了大结局,
有不少人潸然泪下
这次#苏大强成功洗白#上了热搜

苏大强绝食跳河后立遗嘱
给仨子女分财产
↓

关于立遗嘱这事,
我们来看看广东地区的老人
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3月21日
中华遗嘱库正式向社会发布
《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广东篇)》
(以下简称“白皮书”)

通过各地数据的详实分析,
全面呈现出全国遗嘱大数据
以及各地特点。
截至2018年底,该机构已为
127968名老年人办理了遗嘱,
其中在粤共订立26873份,
占总数的21%。

(图片来源:网络)
数据显示,
立遗嘱人年轻化趋势明显,
从2013年的平均77.43岁降至71.26岁;
同时,
再婚老人立遗嘱意愿显著提高,
再婚老人登记比例从2017年的
2.18%上升至2018年的3.86%。
“做好了遗嘱,心中觉安乐”
3月21日,61岁的潘姨早早地来到了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登记中心,领取了《遗嘱证》——未来,该证将用来办理继承手续,或者到中华遗嘱库查询和提取遗嘱。

(图片来源:网络)
“已经做好了遗嘱,我感觉很安乐,财产分给谁已经很明确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潘姨说,中华遗嘱库对于年满60岁的老人有免费服务,去年刚满60岁的她第一时间就听从朋友的建议立了遗嘱,由于解决了身后大事,如今她感觉身体状况反而比一年前更好了。
为何才60岁出头就要立遗嘱呢?潘姨说:“我有一个朋友,老妈留了房子给她们三姐妹,她们准备变卖房子后分成。结果因为母亲没有留遗嘱,需要其他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后才能由三姐妹完全继承,把手续弄得很复杂。亲戚都差点没得做……”
85岁的陈伯也来到了登记中心,不一样的是,他要做遗嘱变更。“今年1月份我就在这里立了遗嘱,现在的爱人将受益,结果爱人知道遗嘱内容后对我并不好,感觉好像得手了似的……”陈伯说。三年前,他与现在的爱人结婚,没想到对方似乎对他的财产更感兴趣……

老人填写遗嘱材料
独生子女父母为“主力军”
127968份遗嘱中
有60911份遗嘱是
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遗嘱
占总遗嘱数量的47.6%
对此,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认为
这主要是观念变化导致。
以前人们都认为遗嘱是为了
防范子女争夺财产,
以为只有多子女家庭
才需要立遗嘱。
可是随着社会发展,
大家发现遗嘱不只是
为了防范纠纷,
更能够避免家庭财产损失。
2015年一则刷爆朋友圈的微信文章引起关注,文中杭州女白领小丽的遭遇,令大家对遗嘱的必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小丽是独生子女,父母去世后,小丽本想把父母名下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没想到,由于父亲去世时奶奶仍然在世,因为父亲没有留遗嘱,导致父亲的财产一部分由奶奶继承,奶奶不久后去世,这些财产又由小丽父亲的兄弟姐妹转继承。最后,作为独生子女的小丽只能继承父母房产的八分之七,而剩下的八分之一由小丽的七大姑八大姨继承。
陈凯指出,如果小丽的父母生前立有遗嘱指定财产全部由小丽继承的话,小丽就能得到房产所有份额而不会被亲戚们分走了。
白皮书显示,有11.79%的人立遗嘱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子女离婚导致家庭财产流失。陈凯表示,这些数据都表明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保护自己家庭财产的需求更加明确。

市民拿到遗嘱证
广东遗嘱32.5%
选“配偶先继承”
受中国人传统思想影响,立遗嘱人在遗产分配上,子女以及孙子女仍是主要继承人。2013年至2018年间,子女作为继承人的达到55%;但同时,“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广东的数据显示,2018年“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从2017年的31.44%上涨到32.5%。

(图片来源:网络)
陈凯表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一方面希望房产由子女继承,但又担心老伴居住受到影响,在老伴在世的情况下不希望子女直接获得房产。如果将房产指定由老伴继承,则又担心老伴再婚后,将房产转赠给外人,希望对老伴做出限制。
广东34.12%遗嘱中
涉及宅基地
数据显示,中华遗嘱库登记的遗嘱中,二套房的比例逐年增加。从房产数量上来看,2013年,遗嘱中涉及1套房产的占55.57%,涉及2套房产的占44.43%;2018年,遗嘱中涉及1套房产的下降到52.35%,涉及2套房产的上升到47.65%。

(图片来源:网络)
与此同时,老年人住房面积以改善型住房为主。2013年至2018年间,遗嘱中涉及的房产面积集中在70至150平方米,占比49.96%,其次,房产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的,占比42.91%;房产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上的,占比7.13%;数据显示近六成老人住房面积超过70平方米,说明老年人多为改善型住房。

(图片来源:网络)
与其他地区不同,广东地区房产类型更加多样化,其中宅基地比例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34.12%的遗嘱中涉及宅基地。
“防媳婿”条款受欢迎
有99.92%的老年人
选择中华遗嘱库范本中的
“防儿媳女婿条款”
即在遗嘱中规定继承人
所继承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
不属于其夫妻共同财产

另一方面,有33.29%的老年人立遗嘱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未来子女办理过户手续困难,为了说明一些无法提供证明的事实,例如是否有非婚生子女,继子女是否曾与继父母共同生活等,避免未来子女办理继承手续可能遇到的难题。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副主任许爱芳介绍,
登记中心就像一本故事会,
每天在这里都会上演着
各种各样让人五味杂陈的故事。
“尽管有的父母
对孩子的表现很失望,
但他还是愿意将房子留给孩子。”

许爱芳说,她曾遇到这样一位父亲,他的财产有大小两套房,分别给了他的两个孩子。因为房子大小差异明显,老人不放心,怕孩子们在他百年后因为这样的分配方案而打起来,因此他在“幸福留言卡”里详细写明了为何如此分配的原因。“连老大带他出去过几次,给他买过几件衣服,都写得清清楚楚。末尾处还写着希望兄弟俩能够永远都是彼此最亲的人。”

也有部分老人在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并非配偶和子女,而是直接交由孙辈,这一比例达13.43%。
遗嘱内容最好别透露
根据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遗嘱修改数量增长平稳,2017年共有189份遗嘱进行了修改,2018年的数据为221份。其中,修改遗嘱的原因中,因为分配方案发生变化而导致遗嘱修改的占比最高,高达77%。

陈凯表示,遗嘱可以随时根据个人情况修改,一般家庭3到5年更新一次遗嘱内容属于正常现象。“越年轻,遗嘱更改的频率会越高,因为家庭结构和家庭财产的变数很大。”陈凯说。
许爱芳介绍,在登记中心她遇到过修改五六次的老人。“因为老人立遗嘱后,让家人知道了,会在照顾老人上有所变化,特别是多子女家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我们通常建议老人立遗嘱生前不要告诉子女具体内容,防止子女争夺,或将来改变主意而导致矛盾。自己的财产自己做主。”许爱芳说。
特殊群体也可立遗嘱
白皮书数据显示,有24.71%的人因为文盲,书写能力的原因导致无法订立遗嘱。因为文盲不认识字,即使在法律文件上签字画押了,但是由于他对自己所签的文件内容并不了解,这份文件也就构不成一种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

那么,文盲应当如何订立遗嘱呢?陈凯建议,可以按照录音遗嘱或录像遗嘱的规定,通过口述或对话的形式明确老人的遗嘱意愿。按照法律规定,这种录音录像遗嘱必须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且对录音录像资料进行了严格的保管手续,否则也容易被认定为无效。
往期精彩回顾
◇中国每天上万对夫妻离婚:所有的离开,都是蓄谋已久
◇泪目丨单亲爸爸上夜班后猝死,给自闭症儿子留下10条短信……
◇【拍案】父母出资210万帮儿子买房后,又将他告上法庭!
◇女子旅游时竟查出传染病!此前无病史!医生说出惊人真相……
◇【热议】小伙遭挑衅,用对方递来的啤酒瓶“反杀”!
◇【关注】丈夫婚内两次出轨,妻子该不该多获赔偿?
来源丨广州日报

温馨提示:如果本公号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公号联系,本公号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安排处理。请致电:020—83100091。

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