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98

女子患病不就医,光喝“神奇果汁”离世!别再迷信这些养生套路了!

法律人2023-06-11 15:36:540

广州普法

点击关注我们

一袋作为膳食补充的果汁如何变身成“包治百病”的神药?

父母、姐姐和姑姑谈起林丽的去世,悲痛不已。

近日,一则“女子患病拒绝去医院只喝神奇果汁离世”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据报道,年仅34岁的如新集团销售人员林丽(化名)因为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

此前林丽感冒数天,高烧数天,但却始终没有去医院看病,也没有吃任何药物,而是喝着如新果汁、吃着产品,任由发烧,“她老师说这是身体在排毒”

林丽喝的果汁、吃的产品都来源于一家有名的直销企业——如新,她自己也是如新的业务员。

公开资料显示,如新集团创立于美国,经营个人护理品和营养保健品,是美国五大直销商之一,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获得直销牌照。

“我就应该强行制止她接触如新”

“其实就是耽误治疗了。”林丽去世前一天,苏伟还在外地出差,早上和妻子视频,问她感冒好点没,“状态很不好。”苏伟又劝妻子去医院,这一次林丽没有拒绝,或者说,她已经没有力气拒绝。

“刚开始去的是离家近的小医院,但医生不敢治,就直接转院去了地坛。”苏伟说,检查做完后,林丽直接就被送进了ICU,跟着下了病危通知书。

3月2日零时30分,医生宣布林丽死亡。死亡原因:严重肺部感染引发器官衰竭。

妻子去世后的这些天,苏伟整宿整宿地失眠,“最多睡一个小时。”他一直不能接受已经失去妻子的事实,“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就应该强行制止她接触如新。”

苏伟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一年多以来,林丽每一次感冒发烧,都拒绝吃药,拒绝去医院,只是喝果汁,吃产品,然后睡觉,用这种方式来扛过感冒。“我以为她这次感冒也和之前一样,几天就会好了。”苏伟特别后悔,之前的感冒都扛过去了,这一次怎么就没扛过去呢?

“感冒发烧不要去医院,

去医院是在害人”

“(妻子去世)和持续高烧不退,而且耽误了治疗是有关系的。”苏伟再次强调了“耽误治疗”,因为他回家后发现,在床头有一袋已经使用过的卫生纸,上面全是血。

苏伟估计,妻子病时已经开始咳血了。不仅如此,卫生间还有林丽换下来的内裤,上面有黑色的粉末状的物体,“估计就是吃的胶囊,完全没有消化。”

如新产品

卧室的墙边有一箱如新的g3果汁,就连床头柜上也摆满了这种果汁,“生病的这几天,她连饭都没吃,就喝果汁了。”

苏伟所说的g3果汁,在如新官网上的名称为g3活能饮品,售价为690元一箱,里面含10袋120毫升的果汁,平均下来69元一小袋。不过在有的电商平台,该产品一箱售价仅为300余元。

根据如新官网的介绍,g3活能饮品的主要成份是长在东南亚地区、被当地居民赞誉为“天堂之果”的“木鳖果”,混合枸杞、刺梨和沙棘制成。介绍中还写道:“本品为日常膳食补充。”

但在林丽的口中,g3果汁简直无所不能,发烧喝g3果汁,感冒喝g3果汁,无论身体有任何的问题,喝g3果汁就能解决。“我妹经常和我说,感冒发烧不要去医院,喝果汁,睡觉排毒就行,去医院是在害人。”林丽的姐姐说。

把如新当“饭”吃,

说去医院就是害孩子

2015年,林丽生了孩子之后,就一直在家休养。2016年的时候,林丽和朋友出去吃饭,认识了一名如新导师。

一开始,林丽只是偶尔会在苏伟的面前说说如新有多好,然后就是买些产品自用,对于这些,苏伟没有太在意。

但苏伟不知道的是,林丽一直在努力说服父母和姐姐以及朋友们,和她一起做如新。“她真的相信了,如新的理念是,我有爱的,我是在帮助你。”

于是周围的朋友在林丽的影响下,也开始尝试接触如新,“她一直说,生病不要去医院,喝果汁,吃产品就可以。”

2018年,苏伟发现妻子有些变了,不仅对孩子不管不问,每天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她说要开会,要见客户,还要培训。”接着就开始大量往家里拿如新的产品,“她说,自己都不会用,怎么和客户去说。”

家里桌上堆满了如新产品,林丽生前购买了它们,还没来得及使用。

最离谱的是,林丽已经开始把如新当“饭”吃了,每天早上16粒胶囊,一大一小两包固体饮料,“她说这是她的早餐。”不仅如此,只要睁眼,就开始大声放如新的培训录音,就连开着车,也要听一些和养生有关的内容。有一次,林丽告诉小W,“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和客户更好地沟通。”

苏伟和妻子谈过好几次,但每一次都不欢而散。一次他和林丽一起带着孩子参加如新的活动,当一张桌子上的某老师大谈特谈如新多好多好的时候,生病不用去医院吃如新就可以的时候,苏伟实在忍不住怼了对方几句,“我就觉得如新这么好,还要医生干什么,要医院干什么?”

但是林丽不这么认为,在她的认知里,如新、老师已经无所不能了。“有什么事情她解决不了或者回答不了,她都会说,我去问问老师。”问到后,再把老师的答案转述出去。

苏伟说:“孩子生病都拦着不让去医院,为这个事情,我、我父母、岳母都和她生过气,但她还是一意孤行。”苏伟说,就是以爱孩子的名义不让去,说去医院就是害孩子。

最让苏伟接受不了的是,2017年4月之后,林丽不让孩子去打疫苗,“她的老师说,疫苗有毒,会毒害孩子的身体。”想起来这些,苏伟就很难过,“我们都很重视身体,她没接触如新之前,生病都要去医院,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现在她怎么就不爱护自己的身体了呢?”

苏伟认为,妻子去世与盲目服用如新果汁、耽误了治疗有密切关系,并称在妻子过世后,其在如新的“导师”们纷纷失联。

对此,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微博“如新V人生”发布声明称,公司目前已成立以如新中国区总裁牵头,会同公司7大部门组成的专案小组,目前正与家属联系,积极配合多方了解详情。

事情曝光后

再次引发了舆论

对直销企业“如新”在中国的

营销方式和虚假宣传的质疑

如新是否涉嫌传销?

天眼查显示,如新集团于1984年成立于美国,如新 ( 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资料显示,如新于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7月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

北京浩东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晓玲指出,就如新经营模式而言:一是形成了一定的上下层级架构并具有一定人数,二是参加者均有一定的经济支出以获得会员资格,三是发展人员数量是获利的依据,每一个会员再发展下线时也是有利益回报的,且发展的成员越多,其经济利益越大。

据林丽家属提供的如新公开资料反映,其间层级明晰,八级业务分销,形成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参与者均需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才能获得成为经销商的资格,张晓玲说,这意味着,发展的层级越多,获得的经济利益就越大,“这就是典型的传销。”

在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看来,虽然如新(中国)公司具有直销牌照,但其产品销售方式并不符合合法的直销流程。

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律师张晓玲认为,对林丽而言,在发现自己生病时依然坚持不去医院,而听从老师们所谓的发烧为排毒的说法,耽误医治而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实在令人遗憾。老师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

她进一步解释说,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罪

在销售宣传的过程中,过于夸大其治病功效,生病之后不去医治,而认为发烧生病是好事、去医院是找死等不良言论,误导患者对保健品的盲目信任,而耽误医疗时机等行为,甚至以多食保健品而取代正常饮食的宣传,都是虚假广告的表现。应该有更多的受害者站出来,杜绝这种事件的发生。

相关新闻:曾因涉嫌违法违规经营被《人民日报》曝光

林丽事件不是“如新”第一次在国内遭受广泛质疑。作为一家美国来的直销企业,如新早在2006年获得直销牌照,在一年之后的2007年,其黑龙江分公司就因为涉嫌传销被哈尔滨市工商局查处,在美国同样屡遭处罚。

2014年1月15日至17日,《人民日报》更是连续发表三篇文章《揭跨国公司如新的宣传谎言》、《再揭“如新”骗局:涉嫌传销、洗脑》、《 三揭“如新”骗局:在美国屡遭处罚》对“如新”公司的虚假宣传和营销方式提出质疑。

注意!保健品不是药!

这些养生误区别中招

近年来,一些来自外国的“神奇果汁”在微信朋友圈里悄悄蔓延,兜售的微商常常一边炫耀着“致富神话”,一边大肆宣扬靠果汁就能“治百病”。

以赞果果汁为例,调查发现,各级代理商为了兜售产品可谓绞尽脑汁,一方面向潜在顾客吹嘘可“21天治疗癌症”等医学奇迹,要价8100元一件;另一方面声称通过加盟代理可以月入十万元……

其实生病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思想病了

生病吃药看医生是常识

保健品和食品绝不能代替药物治病

下面的这些养生误区

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 保健品防癌、延年益寿?

当今传播渠道多元,经常有不法分子夸大宣传保健品的功效,如灵芝孢子粉、铁皮石斛、红豆杉提取物、香菇保健品等。

目前市面上各类产品琳琅满目,部分生产标准不够,甚至以次充好、大肆吹嘘,真伪难以辨认,令人担忧。

误区二 钙补得越多越好?

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医师提醒,补钙要注意适度,并非钙补得越多越好。我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额外补充的钙量为300~700毫克。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荐摄入10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不会强壮骨骼,还可能危害健康。

误区三 晨练越早越好?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认为,过早晨练并不利于健康,特别在寒冷时节。

清晨锻炼容易诱发血管痉挛,进而引发脑中风等。“对人体而言,一夜不进水米,血液黏稠度高,清晨时血压也处于一天当中的峰值,这个时候锻炼特别容易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雾天空气中含很多有害物,不适合晨练。

人死不能复生,但也不能白白送命,除了加强科普宣传,更重要的还是要从源头上治理,对销售并宣扬类似果汁可以治病的行为进行严惩。

如果这只是果汁,而没有宣传的那些功效,那这样的产品销售就涉嫌虚假宣传,工商管理部门要介入处罚,造成健康问题甚至死亡的,受害者家属可以要求民事赔偿;而在这过程中作为“导师”的骗子,则涉嫌犯罪,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样的悲剧,

我们不能保证不会再重演,

但至少,

我们不要让自己成为帮凶。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往期精彩回顾

◇《人间世》又飙泪刷屏,真相扎心:原来人这一生,真有因果

◇女孩告白却被妈妈“怼”哭:有多少父母,败在了不会好好说话

◇恶臭扑鼻!800斤旧衣服被截获!你淘的“名牌货”可能来自……

◇【警惕】新操作!当面收到转账7100元,两小时后钱却没了!

◇所有家长警惕!“幼儿逃脱法”爆火?人贩子没这么温柔!

◇【扩散】看吐了!外婆家、华莱士……后厨大曝光!

来源丨北京青年报、微博@谈典看法、苏州普法等

温馨提示:如果本公号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公号联系,本公号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安排处理。请致电:020—83100091。

在看点一下,大家都知道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