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办事要注意!开户预留他人手机号存款被盗,银行卡借人“被贷款”300万!
点击↑“广州普法”关注微信号

在金融业发达的现代社会,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银行,
但在银行办业务如果稍不注意,
不但钱财不保,
还会惹来无端巨债!

银行开户预留他人手机号
存款被盗银行不担责
福建闽清的林先生就遇上了这么个糟心事,在银行开通储蓄账户,存进去的钱才一周时间就被人用手机银行关联操作盗刷14600元。

自己办的银行卡,
为什么会被他人盗刷呢?

原来,经公安侦查,
原来林先生在办卡后三天,
声称其要办理高额信用卡,
到开户行把储蓄卡的预留手机号码
变更成了第三人的手机号码!
林先生将银行起诉到法院,他认为,银行应该对存款安全负有保管义务,他变更手机号码时,银行方没有告诉他会影响账户安全。银行则认为,银行方已经进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和风险提示义务,没有过错不应该承担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因林某将预留电话设置成他人手机,未尽到审慎保管银行卡安全信息的义务,并且林先生未能举证证明银行方有泄露上述信息或者在账户交易过程中存在过错等,故而应由林先生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判决银行不担责,驳回了林先生的诉讼请求。
大三学生将银行卡借给他人
1年“被贷款”近300万
在去年4月份,广西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李开了一家网店,初中同学李×强听说后,便让他多开几张银行卡,说是可以拿这些卡帮小李刷网店的信誉。于是小李用自己的名义开了5张卡给李×强,当时办卡开户的钱都是李×强给的。设置的密码、绑定的手机号也是李×强的。
不久后,
李×强称其把这些银行卡弄丢了,
没办法帮小李刷信誉。
小李觉得,这些只是借记卡,
丢了就丢了,
也就没去银行办理注销。

直到收到银行拖欠本金加利息
近300万元催款单,
小李这才意识到,
自己被同学骗了整整1年。
小李现在被银行的个人贷款中心催账,而且银行还将小李告到法院。涉事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称,贷款需要身份认证,开通银行卡本身经过相关网点的身份认证,因此相当于一张身份证。案件目前将在柳州开庭审理。

普法提醒
在银行办这些事要注意!
1
银行卡开户登记的预留电话,能办理账户查询、转账等业务。储户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预留电话,若发生手机号码遗失,也要及时挂失或者补回,避免同类事情发生。
2
个人名下不用的借记卡也要及时注销。开户时,银行卡会存储用户个人私密信息,若处理不当,会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流失。
3
切勿用个人信息帮他人办理银行业务。用个人信息帮朋友办理银行业务也会产生个人信息被冒用的风险,甚至因此背上巨债!

拓展阅读
编辑丨黄良东
来源丨中国法院网、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