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174

这些打着保险名义的骗局,一定要识破,有用

法律人2023-08-14 01:21:490

有人会说购买商品有假货,保险也有假货吗?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熟人介绍买保险,真保单夹塞“假保单”

去年10月,高先生驾驶吊车时不慎发生意外事故,吊车脱勾砸中了人,造成对方重伤。高先生急忙联系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不料,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查询后,告知高先生他的吊车只购买了交强险,并没有购买其他任何商业险种。

原来,之前高先生通过尹女士介绍,花了一万多元买了吊车的保险全险。高先生认为两人既然是多年老交情了,尹女士应该不会坑他,所以当保单、保险合同等单据送来时,他也没有核实过真伪。

高先生直到发生了事故,查询保险公司保单信息时才知道自己是在伪造的“假保单”上签的字。得知自己1万多元保费几乎打了水漂,还要面对巨额赔款,高先生几近崩溃。

(图片来自网络)

常见陷阱要辨清

生活中买到“假保险”的例子不少,还有些不法分子打着保险的旗号进行非法集资诈骗,让保户掉进了陷阱。

陷阱一:不法分子制售虚假保单

一些不法分子假借销售保险名义,制售虚假保险单证或理财协议,出具假保单,并在自购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上加盖私刻的公章,甚至直接出具白条骗取资金。

陷阱二: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保险产品非法集资

不法机构谎称与保险公司联合,虚构保险理财产品对外售卖,将投保的险种偷换概念或夸大保险责任,宣称投资项目(财产)或资金安全由保险公司保障,并伪造保险协议,对外谎称保险公司为投资人提供信用履约保证保险,同时以高息为诱饵开展P2P业务。

陷阱三:以“互助”、“联盟”等为名的非保险机构,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相互保险形式类似的“互助计划”

例如某平台称,保户要参加这一计划只需在其账户中充值便能成为会员,经过半年的观察期后,即可享受保60种重大疾病,保额30万元的“互助保险”。实际上大多数的“互助计划”主要是社会公益性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区别。“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其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在此提醒保险消费者,警惕互助组织借保险名义骗钱。

如何验证保单的真伪?

1.核实销售人员资质

查看销售人员执业证书等证明文件,要求对方出示其“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或者在本地区保险行业协会网站上核查该业务员是否为保险机构业务人员。

2.谨慎现金交费

避免现金交费,如必须使用现金交费,尽量亲自到保险机构的营业场所缴纳现金。

3.仔细阅读保险产品条款

认真了解保险产品的细则条款,确认产品属性,防止不法分子偷梁换柱,将保险产品替换为非保险金融产品。

4.上网或电话查询保单

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和客服电话提供保单查询服务,可通过保险合同号、投保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查询保单。

为确保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凡事宁肯多问多查

也不要粗心大意

在3·15之际

愿我们都能用一双慧眼

看透消费中暗藏的“危险”

我们将始终响应3·15的号召

保障保户和合作伙伴的权益

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优质产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