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94

「共读两会」人大代表呼吁加强网络黑主播监管,消除直播“灰色地带”

法律人2023-09-11 07:58:360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孔涛针对种种直播乱象,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处罚力度。孔涛表示,直播乱象与网络主播入行门槛低、直播平台责任不到位以及联合执法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有关。

一台电脑、一个账号,搭成一个直播间—-很多主播就此成了网红。但为了吸粉和打赏,网络直播中涉黄涉暴、内容低俗化等问题频发,屡遭诟病。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孔涛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针对种种直播乱象,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处罚力度,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网络直播的本质是让用户与现场进行实时连接,受众与受众之间、主播与受众之间进行实时交流,是一种真实、直接的体验,因而吸引大量用户收看。”孔涛说,但从网络直播发展现状看,存在很多问题。如少数直播平台走低俗化的路线,传播色情、暴力、谣言、诈骗等信息,内容低劣突破底线,特别是给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部分直播平台缺乏相关资质,违规开展新闻信息直播,扰乱正常传播秩序;投资方鼓励主播炒作,无序竞争,给网络直播的长远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孔涛对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直播乱象与网络主播入行门槛低、直播平台责任不到位以及联合执法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有关。

“网络直播平台中主播入行门槛低,导致直播主播群体迅速扩张。这一庞大的群体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主播为了吸引观众作出违规行为。而网络直播的信息是实时传播的,很难做到及时发现。”孔涛认为,对于负有管理责任的直播平台来说,其依然停留在用户为主播购买虚拟礼物、平台抽成的盈利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在利益驱动之下,往往对主播的审核比较宽松,纵容主播打“擦边球”。

在孔涛看来,网络直播作为典型的“互联网 业务”,具有融合性、跨区域及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单靠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管理往往力不从心。但目前各监管部门仍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缺乏总体统筹,用户、行业组织也未真正参与进来并发挥作用,社会协同治理仍需进一步完善。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97.5%。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不乏青少年人群,受到网络直播影响广泛,亟需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直播环境。

“网络直播作为新生事物,应以开放、理智的态度面对,既要监管,也不能走极端化,一棒子打死。”孔涛说。

孔涛建议,一要完善相关立法,明确内容标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中明确禁止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从事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所指的具体行为以及不同行为之间的界定仍不明晰,下一步需完善相关立法,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职责以及直播内容标准,逐步消除灰色地带,真正做到执法监管的有的放矢。

二要加强跨部门协同监管,完善技术手段。针对网络直播违法行为开展不定期专项检查,扩大违法行为打击范围。同时,推动政府部门、企业,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管理能力,尽可能做到对网络直播内容的实时监控,全面覆盖,提升监管能力。

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协同治理作用。鼓励和引导行业组织力量参与治理,发挥行业组织在信息内容标准制定、加强直播平台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要鼓励用户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举报,平台企业也要优化现有投诉举报渠道。

四是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制度。加大对制作、传播不良网络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目前行业公约中的主播黑名单制度应用到行业监管中,实行联动管理。对引发极其恶劣社会影响的平台,给予吊销企业执照处罚,对相关人员实行终身禁入。藉此提高直播平台企业试错成本,维护网络健康发展秩序。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