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石家庄】 武新全:把“最有井陉味儿”的拉花传下去
来源: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
井陉拉花属于北方秧歌,是河北最具特色的民间舞种之一,以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相济的独特艺术风格。它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形成并流传于河北井陉境内。
“民间传统艺术的命运始终是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的,我要把原汁原味的井陉拉花一招一式传授下去,让这门技艺更加繁盛。”国家级非遗项目井陉拉花代表性传承人,68岁的武新全老人说。
“我从8岁开始跟着父亲、爷爷等村里的老艺人扭拉花。那时候不像现在,没啥娱乐活动,扭扭拉花、学学拉花小调,日子似乎有意思多了。”眯着眼睛,武新全用他那井陉味的普通话幽幽地说道。“扭了一辈子的拉花,还真离不开哩。”
井陉拉花有很多流派,如东南正拉花、庄旺拉花、南平望拉花和固地拉花等,而其中又以东南正拉花为主体,武新全便是东南正拉花的传承人。
谈及最初学习拉花的经历,武新全回忆道:“我的家乡东南正保持了几百年的拉花传统,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喜欢看拉花、扭拉花。每年种完麦子或冬闲的时候,村里的老艺人就聚在一起,他们哼曲子,我们这些小孩就跟着调扭拉花。踢腿、弯腰、扭胯……虽然就是几个简单的动作,但老人们要求非常严格,只要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拿起烟袋打我们的屁股……练了一个冬天后,我们就等着元宵节了,因为那时候就有拉花赛了,大伙儿都盼着一比高下呢。”
如今,这个“拉花世家”依然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一家人上至爷爷辈儿,下至孙子辈儿,几乎每个人都能扭上一段拉花,武新全的老伴石淑芬还是当年矿区拉花艺术团的“台柱子”呢。最让记者惊讶的,还要数武新全仅一岁半的小孙女武怡帆。采访时,武新全不时哼上几段拉花曲子,没想到,本来在奶奶怀里“躲生人”的小怡帆竟然“闻曲起舞”,只见她伴着爷爷的调调一会儿甩甩小胳膊,一会儿扭扭小身子……那一招一式还真是像模像样呢。
武新全的家不大,但布置得温馨雅致,客厅墙上挂满了他在不同时期表演拉花的照片或合影。其中一张泛黄的黑白合影照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张照片记载着我一段难忘的回忆。”轻轻地取下相框,抽出照片,武新全缓缓地和记者讲了起来:“那是1957年,我和村里的另外5个小伙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进京表演,当时代表石家庄市的就是咱这东南正拉花。我们先后在工人俱乐部、天桥剧场和怀仁堂表演。正是在怀仁堂的表演结束后,连我们在内的200多个民间艺人接受了中央首长的接见。那天,我见到了周总理!”说到这儿,武新全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眼神中闪烁着光亮。
“当时,怀仁堂后面有一个大草坪,演员们面朝南排成一个圆弧形,第一排放着几把椅子。阳春三月温暖的阳光照得大家的脸红扑扑的。我当时站在队伍的西侧……喏,就是这儿。我当时光顾着激动了啥都顾不上想了,掌声就在这时候响了起来。朱德总司令第一个步入会堂,他戴着墨镜、拄着拐杖、面带笑容。紧接着就是周总理,他就像我们在画上、报纸上看到的一样,风度翩翩、随和地微笑着,他还不断对大家鼓掌。我的手都拍红了……”一边激动地讲着,武新全一边在地板上画着圆弧形的“示意图”。
记者发现,那一刻屋里忽然变得异常安静,所有人似乎都跟着武新全老人到了怀仁堂,见到了朱总司令、周总理。记者还发现,武新全追忆往事时,老伴不时微微地点着头,也许这段话她早已听过无数次,可那份心情却一如当初。
和大多数民间艺术一样,拉花也是传内不传外。可这规矩到了武新全这里就变了:他不但让自己的子女都扭上了拉花,还在井陉当地的小学中学办起了拉花学习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拉花苗子。但他一直有个心结,那就是如何把最纯正、“最井陉”的拉花教给学生。
在这一点,武新全经历了这样一个“回归”的过程:在1991年“全国优秀秧歌大赛”上,武新全第一次将6个人的传统模式变成了36个人的新形式,后来几年时间里,他一直研究拉花如何创新以紧跟时代发展,但2000年后,他觉得拉花“不能再改了”,因为“那时的拉花已经变得和一般舞蹈没啥区别了”。
“本来井陉拉花就不是很容易就学会的,它需要人们真正地能扎根井陉这块土地,通过几年的时间琢磨和学习才能领略其中的魅力。而许多改编后的拉花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让初学者不动什么脑子就能学个大概。井陉拉花回归原生态势在必行。”武新全对此痛心疾首。
武新全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几年前,一位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生迷上了拉花,专程到武新全家学艺。由于他之前跟着电视学了些拉花的基本动作,便当场为武老师表演起了他所谓的拉花。等他演完,武新全一声不吭地扭了起来,一时间,这位号称“一天就能学会拉花”的大学生沉默了。很久他才开口:“武老师,我就是跟您学上几年也不见得能把真正的拉花学到手。”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拉花的精华和历史告诉学生们,让他们感受拉花艺术的古老与深厚,而不是停留在艺术的表面,学到变味儿的拉花。”现在,除了东南正的小学生和文艺爱好者,武新全的邻居、同事也加入了学拉花的行列。正如一位拉花爱好者说的那样:“老祖宗留下的好玩意儿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关键是有老艺人带,自己也有信心学。有了这两条,再难学的拉花也不会失传!”
2007年8月,武新全和他的拉花表演队赴香港参加一个民间文化的交流活动,一开始他还担心香港人看不懂拉花而不喜欢,可没想到整个表演过程中掌声不断,这让武新全很是激动和感慨。“让更多的观众认识拉花、喜爱拉花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每次演出时看到台下观众兴奋的笑脸,我就像被打足了气儿,浑身充满了力量。把拉花带到全国、全世界就是对它最好的推广和传承。”
今年2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颁证仪式上,武新全从国务委员陈至立手中接过了奖章和荣誉证书,这一刻成为他艺术生涯中第二个难忘的瞬间。
武新全把一叠照片拿给记者看,讲述着这场盛会里的趣事。照片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艺人,身着只有重大节日里才穿的鲜艳的民族服饰,无论耄耋与壮年,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兴奋。
看着从北京带回来金闪闪的奖章和水晶奖杯,武新全郑重地对记者说:“国家给了我荣誉,给了我肯定与信心,作为传承人,我也要有所作为,完成承上启下的重任。我愿意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心力奉献给拉花,保护好拉花的‘原始种子’,使其不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永远站在井陉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