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钱袋子”还安全吗?
对于银行卡持卡人来说,最恐怖的莫过于卡片明明在身上,却不停接到交易提醒短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银行卡盗刷又有了新“升级”。去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受理了42件因银行卡盗刷引发的金融纠纷。相较传统的在ATM机或POS机上使用伪卡盗刷的手段,通过社交软件、网购平台、手机游戏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盗刷的现象明显增加。
如何防范银行卡盗刷,捂好自己的“钱袋子”呢?园区法院以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间审理的银行卡盗刷案件为蓝本,总结了一些银行卡盗刷情况,提醒广大市民注意用卡安全。
陷入“提额陷阱”泄露银行卡信息
去年初,吴某接到一通电话: “您好,我是XX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因您的信用状况良好,本行可以为您提升信用卡额度……”此时的吴某正在计划出国旅游,原本就打算向银行申请临时提升额度,没想到“银行”居然主动联系了。细心的吴某还是留了个心眼,先电话口头同意提升额度,如果提额成功就说明这真的是信用卡中心的来电,提额失败大不了就拉黑电话,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一天后,吴某就收到了额度提升成功的消息。当天下午,“银行客服”再次来电,询问吴某是否还需要提升额度,吴某欣然同意。“银行客服”又称,由于吴某短期内多次提额,需要提供动态口令密码、卡片有效期、卡背面后三位数字等信息。这一次,吴某等来的不再是提额成功短信,而是信用卡被盗刷的消息,原本7.5万元的额度也只剩下2000元。吴某这才恍然大悟,先前接到的“客服”电话其实是诈骗电话,第一次的提额成功也只是引他上钩的诱饵。
吴某认为,这些消费记录并不是由自己的消费行为产生的,因此拒绝还款,直至账单逾期十个月后,银行将其列入了征信黑名单。吴某便将银行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原告不承担还款责任,并撤销其在个人征信系统中不良信用记录。
庭审中,法院查明银行在转账结算过程中对该笔转账是否为持卡人本人所为已尽到了应尽的审查义务。原告自身疏于防范,主动将动态口令、卡片有效期、卡背三位数等信息泄露,原告也没有提交其他证据证明银行卡信息泄漏是因被告银行原因而发生。因此,法院认为被告银行在网银转账过程中不存在过错,且不存在其他违约行为,原告吴某应当承担相应的还款责任,驳回了吴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提醒:信用卡提升额度操作较为简单,持卡人可以自己向发卡银行申请,发卡银行根据信用卡使用情况审批是否同意。现在网络虚拟技术发达,不法分子可以将来电号码模仿成一个银行的客户热线号码显示出来,储户不要轻易相信这类号码就是银行来电,更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信用卡卡号、卡片有效期、卡背面三位数字验证码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
短信提醒未开通工资卡多次被盗刷
今年5月下旬,王女士在路边的ATM机上查询自己的银行卡余额时,发现卡内余额大量减少,其随后立即赶往开户银行仔细查询,发现该卡当月竟然在深圳、香港、柬埔寨吴哥等地被分多次、多笔取现、消费达10万余元。王女士傻眼了,这张银行借记卡是她在2006年开户办理的工资卡,这么多年卡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并无丢失,也没有泄漏过密码,更无委托他人或转借给他人取款,这卡里的10多万元怎么会在一个月内就被盗刷一空?!王女士随后向派出所报警,并在与银行交涉无果后起诉到法院,要求银行承担责任,归还盗刷的100368.21元,并支付相应利息损失。
法院审理时发现,5月23日王女士曾在单位附近的ATM机取款1000元,庭审中王女士和银行均认可此次操作为其本人所为。为证实在5月期间原告一直正常上班,并未离境,王女士特向法院提交了劳动合同和考勤记录。但银行认为,银行卡交易必须满足2个要素,即银行卡与密码,密码信息是无法随卡读取的,即便王女士的银行卡信息可能被复制导致盗刷,但她也必然存在泄漏密码的过失,故不应由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在银行卡异常交易纠纷案件中,判断发卡人是否承担责任的主要依据是是否存在伪卡交易。从王女士所持的银行卡交易时间上判断该卡被复制的可能性大,能够认定深圳及境外等地的取款交易系伪卡交易。借记卡交易完成必须依赖正确的交易密码是不争的事实,但密码泄露存在多种可能性,并非密码泄露情况均可以当然归责于持卡人,银行主张王女士负有泄露密码的过失但并未能够举证证明,法院最终判决支持了王女士的赔偿请求。
法官提醒:多年前开户的银行借记卡大部分为磁条卡,由于磁条信息有固定的格式,容易被复制,是银行卡频遭盗刷的原因之一。尽管现在各大银行都在发行芯片卡,但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持卡人一定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办理银行卡,进行刷卡消费时,也要注意密码的保密工作,做到“卡不离手,码不外泄”。
手机APP消费绑定银行卡遭盗刷
现如今各类手游层出不穷,为了提升等级、强化装备,不少玩家都有在游戏内消费的经历,玩家小杨却因一次充值损失了8000余元。
2017年5月,小杨迷上了一款竞技类手游。为了提高游戏人物的战斗能力,小杨在软件上绑定了银行卡,购买了价值200元的钻石道具。谁知当天下午,小杨便收到了6笔扣款消息,消费金额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银行卡明明就在口袋里,怎么会被扣款呢?”小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经过排查,小杨银行卡被盗刷可能是由于APP商城登陆ID被盗所致。
法官提醒:各类手机APP都存在调用权限过多的现象,不法分子调用权限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已经司空见惯。手机用户在安装APP的时候,对弹出的“分享定位”、“匹配通讯录”等提示消息往往不以为意,全都开放授权,导致的地理位置、通讯录、短信等数据被随意读取,加大了安全隐患。广大手机用户在使用手机软件时一定要通过官方途径下载,谨慎合理授权,不要随意绑定银行卡。